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7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33篇
民族学   13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83篇
丛书文集   464篇
理论方法论   110篇
综合类   2577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1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中国西北地区是民族较多、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一个地区。在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 ,如何总结历史经验 ,处理好民族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在总结传统的中国西北民族关系的发展及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 :西北地区要处理好民族关系 ,最终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走建立在各民族文化相同化、融合和利益相惠通的基础之上的各民族同向多样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2.
吴斌 《民族研究》2007,(3):1-10
宪政是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的逻辑起点、理论基石和价值准则,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在宪政原则指导下建构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体系.文章从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及内容、监督形式等方面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存在的疏漏及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实证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3.
田钒平 《民族学刊》2015,6(3):8-17,89,92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妥善处理自治地方内部的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平等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立法工作者能力不足、立法理论缺失和法律规定不明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自治条例存在对不能变通的法律规定做出变通,违背法律平等要求对法律规定进行细化,超越法定权限为上级国家机关设定义务,脱离实际需要简单复制上位法规定等违背宪法及其相关法要求的问题。为此,应从加强立法队伍建设和立法理论研究,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解释和修改等几个方面,推动自治地方人大有效开展自治条例修改和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94.
贾霄锋 《民族学刊》2015,6(5):71-76,118-119
文章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加快时期的贫困问题基本上是结构性贫困,并对这种结构性贫困问题的具体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危害进行纬度结构分析,最后系统地从建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95.
王美英 《民族学刊》2015,6(3):59-67,119-122
攀西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着特色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该地区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气候条件,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战略,积极走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态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早、稀、特、优等现代特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实力和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当地群众脱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攀西地区米易县为研究案例,积极探索该区域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经验,对类似气候条件下特色产业扶贫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个案,以便能充分地开发利用特殊气候下的自然资源,实现长效扶贫,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6.
新常态下,驱动经济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本文借鉴索洛的“余值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实证分析了三峡库区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理清库区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撑;围绕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协调推动新型工业、高效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发展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技术支撑措施,促进三峡库区创新、协调、绿色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
基于西部地区106个村落1575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Probit模型显示: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因素有共性因素和特性因素,年龄、劳动、政府救济金、财产性收入、低保和子女生活费、子女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共性因素;文化程度、健康程度、自理能力和是否有养老保险是影响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贫困的特性因素;子女数、性别、婚姻状况是影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贫困的特性因素。针对这一结论,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基础医疗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缓解西部地区老年贫困。  相似文献   
98.
为从全球性现代化的视野观察中国现代化道路,通过在湖北西部(鄂西南、鄂西北)、渝东南、贵州(六盘水、遵义、黔东北等)等地烟草行业综合体建设进行调查,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产业融合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从“战略”提升为“道路”,表明中国式“两条腿走路”的三农现代化道路认知正式成形,乡村振兴道路在本质上讲是“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是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走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政府是“主导”、乡村是“主场”、就地现代化是“主道”、产业融合发展是“主业”、内生发展是“主流”、三农工作队伍是“主体”、城乡等值发展是“主向”,再从土地流转关系、政策法规、主导产业培育、共享经济平台建设等方面,培育和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工程。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太湖地区传统水利生态的一些基本规律的认识,诸如太湖与三江一体化,活水周流等,分析了水生态文明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及其水文生态结构的长期承传性。新时代下基本生态水文结构所形成的水环境问题,仍可以从古代的水利生态结构中寻求解决之路。许多现代水利工程所产生的问题,仍可以从古代的经验中得到解决。水污染的解决,景观水面的增加,古代的活水周流经验可以直接应用。传统文人所重视的水文景观,需要在现代社会承传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0.
汉末魏晋辞赋"人神相恋"的同题之作,大都表现出丽色-爱悦-自持-分离-怅惘的情感模式,反映了人神邂逅之际或人神爱慕之时,一种来自生命本能的爱悦与内心礼防之间的冲突,以及这一冲突下不得不分离的怅惘.这种脱却外在政治寓意与伦理道德的情感主题,在志怪小说中因"志怪"的外衣而得到更加真实的再现.这一时期的辞赋作家将辞赋虚构的文体特征与创作主体第一人称叙述模式相结合,利用赋体的铺陈功能以及颂与讽的表达效果与模式,让辞赋适时地承担了这种情感主题的表达.随着南朝诗坛声色大开、宫体诗兴盛改变着人们对女性的审美态度,此类辞赋创作在南朝逐渐衰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