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8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试析民国时期回族女权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是回族女权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文章对民国时期回族女权的发展特点及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民国时期回族女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与时代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回族女权发展的速度是渐进的、缓慢的。  相似文献   
82.
谯沛集团是以曹操为中心以其亲属为基干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武人集团。他们多为忠勇敢死之士,在政治、军事生涯之初就与曹操事业联系在了一起,成为曹氏的股肱心臂。与曹操的另一重要政治集团颍川谋士群体相比,无论是入仕方式、文化素养,还是政治动机、价值观念,谯沛武人集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83.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多方位多视角地探讨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的生活价值观,蕴涵着强烈的社会批评意识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试图分析福尔斯的女性观以及女权思想在小说女性人物身上的反映,并指出作为男性作家,福尔斯的女权思想带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4.
运用格雷玛斯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来分析劳伦斯和张贤亮的代表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可以建构他们代表作中"创伤—拯救"这一叙事模式。以诗意化的性策略来对抗文明的压抑,是他们共同的拯救方式。  相似文献   
85.
赛珍珠的跨文化理想(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生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事业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揭示了自己"一个世界"的跨文化理想,即异质文化之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吐故纳新,和谐共处的文化理想。小说《帝国女人》中描述了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派在与外国使臣交往中发生的一系列文化碰撞和冲突,本文通过对这些文化冲突的分析,揭示了赛珍珠跨文化理想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6.
<砂女>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安部公房的小说代表作.该作品集中表现了"生命之重复"问题,显示出生命之重复的真相,并宣告这种真相无法逃避;人只能在重复中认识重复,并进而超越重复;重复是对意义的消解,但也正是在重复的行动中,创造出了生命的价值.<砂女>的复杂性与对生命的辩证认识正表现在这种对重复的理解中,这是认识安部公房思想的起点.  相似文献   
87.
本文试图运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来探讨剧本《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编剧技巧和风格,揭示出品特在阅读原小说到哲学解释的过程中,扩展了自身的“视域”和原小说的“视域”,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原小说的生命通过电影的形式得到了延伸和丰富。  相似文献   
88.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89.
首先指出在本科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文学理论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在教学中引入理论的方式;提出"一的多矢"理论阐释法:即运用多种理论阐释同一作品,使学生熟悉有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方法,并以此对约翰.邓恩的《跳蚤》一诗进行了多视角阐释。在此基础上,以短篇小说《屋顶丽人》的教学为例,详尽探讨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理论的步骤和方法,并对将文学理论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意义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90.
"新女性"文学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美国文坛流行的一种女性叙事,是当时美国社会关于妇女问题的大讨论在文学领域的延伸,这类作品宣扬独立自强的"新女性"理念,描写"新女性"对维多利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反叛。本文以朱厄特的《汤姆的丈夫》、吉尔曼的《黄色墙纸》和肖班的《觉醒》为例,从历史视角分析这三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生存困境,认为这些试图重新定义自我身份的"新女性"以妥协、疯癫、死亡而告终的原因在于她们对传统的僭越、对旧秩序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