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686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洛阳地区在历史上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都洛阳一带的语音是全国的通语和标准音。这在《颜氏家训.音辞篇》等著作中,都有记述和反映。  相似文献   
72.
百年来的二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管是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都是引人注目的,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二晏生平思想的研究和二晏文学作品的研究;然而其依然在六个方面存在着遗憾和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动下一步的更深入一层的研究,因此很有必要对二晏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73.
延安时期,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作风建设。在作风建设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培养和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为我们今天进行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4.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尝试将我国南北朝教育学家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置于广阔的学术背景与现实背景中,凸现颜之推教育思想所蕴涵的儒学、玄学的思想根源,并以此为轴线,从社会、历史演进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等多维角度进行剖析。结合我国当今正在倡导的教育改革及家庭教育现状阐述了颜之推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的主张,指出它对今天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及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5.
刘孝绰作为昭明太子萧统东宫文学集团的首席学士 ,在梁代中期文坛有重要影响 ,这包括他所进行的“文质彬彬”文学理想的探索和文学总集编撰工作的实践对《文选》的启发。同时在他身上反映了士族文人与皇权政治的依附利用关系。但身显名贵的功利目的 ,是造成其文学思想的探索缺乏深入与贯彻 ,与创作实践形成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6.
实证方法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领域渗透的结果 ,是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主体方法。可证实性原则是实证方法的核心。经由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的介绍 ,这一方法在民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传播 ,影响及于每一学人。胡适、冯友兰、金岳霖在此一方法的基础上吞吐中西、融会创新 ,构建起各富特色的学术体系。经过实证方法的洗礼 ,传统思维方式获得了改造 ,科学思想与方法深入人心 ,民国学术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7.
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描写了很多商业活动和各类众多的商人形象,小说中阐述了商人对价值观念的独特理解和认识,诠释了诚信观念是仁义道德的折射和社会交往的追求,可以从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商业活动本身的需求、社会交往以及作家自身的创作理念等方面观照小说中商人诚信观念及其产生的渊源,以及商人对诚信观念的守成.  相似文献   
78.
《颜氏家训》中关于早期教育的理论,涉及到早期教育的独特意义、内容、原则及方法等。颜之推倡导早期教育、重视道德启蒙、坚持慈爱相济和环境陶冶的早教原则与方法,以及关于儿童语言教育与艺术学习的思想,至今仍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79.
论延安大生产运动之“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大生产运动是其他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源头、代表、典范。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劳动者大规模组织成互助组甚至合作社,参与生产的实践主体极其广泛,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体现出领导决心“大”、组织形式“大”、实践主体“大”、经济成分“大”等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80.
魁隗氏、连山氏皆指人身牛首最初的炎帝神农氏,而大庭氏则非.魁隗亦即伊耆,所在的大方向即荆楚之地.炎帝神农氏最初所居是一个名叫连山的云遮雾绕的大山区.地因其自然特点而得名,族以其地而得氏,因此而称炎帝神农氏为连山氏.连山就在今湘粤桂交界的九嶷山区,九嶷南麓至今还有连州市、连山、连南等县、市名,九嶷腹地古亦为荆楚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