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6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2647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61.
郑颖慧 《兰州学刊》2006,(7):188-190
中国古代犯罪学说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已建构了包括犯罪根源剖析和犯罪预防措施两者紧密结合的犯罪学说体系。朱熹继承前贤思想理论,结合南宋的社会现实,深入分析了当时犯罪频发的根源主要是个人私欲和社会弊端,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犯罪的具体措施。朱熹犯罪学说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天一阁本《石鼓文》,自全祖望发现后,先后被数次重摹,甚至在光绪年间重摹至国学韩文公祠与石鼓原物交相辉映。因此本毁于咸丰兵燹,后世多以重摹本为参考,故对其递藏少有梳理。全祖望是此本的最早著录者,但其所录诸家递藏时,存在顺序颠倒,致使后世对此本递藏之误读延续200余年。递藏者的改变,使得此本的传拓年代成为新问题。借助钱大昕、张燕昌等相关文献,基本可以推测此本的年代应在北宋中后期的70余年间。  相似文献   
63.
宋朝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药储藏机构和安全监管措施。其中中央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主要为翰林医官院(局)和太府寺药案,这是朝廷建立的最高医疗行政管理机构和医药管理机构。皇宫御药的制造与储藏机构有翰林医官院、御药院、尚药局,官府药库有香药库、珠玉香药库、药蜜库、后苑东门药库、寄桩库、熟药库等,专门储藏皇帝和朝廷所需的各种名贵药材和成药等。朝廷设立的市易务卖药所、收买药材所、太医局熟药所、和剂局和惠民局等,主要负责官府药局中药材的采购和成药的生产与销售等,同时也肩负药材、成药的储藏。宋朝地方州府和南宋时期设立的总领所、都统司、安抚司惠民局,一方面负责地方州府军监、所、司所需药物的生产与销售,另一方面也是地方医药的保管场所。泉州、明州、广州、登州等地设立的市舶司,负责海外药材的登记、辨验、保管与押运进京等。为了保证药物质量安全,宋朝政府对医药储藏制定了保管、库存、登记、毁弃等制度,严格执行药物入库和出库检查,严厉打击盗窃、伪造、冒用和盗卖官府药物的非法行径。  相似文献   
64.
朱有燉杂剧《文殊菩萨降狮子》《蟠桃会》《辰钩月》诸剧对小说《西游记》成书有着重要影响,许多情节为其所吸收;朱有燉对西游故事的接受存在事实可能,吴昌龄、杨景言所作西游杂剧当为其观览;朱有燉及其杂剧在西游故事传播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是中原文化故事系统融合西北故事系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陈柱,一生著述甚丰。他的散文研究述及中国散文史、散文分类、散文创作论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散文理论体系。出于矫治时弊的意图,陈柱以“学术”内质和“文学”外式的体用关系构建了散文理论的基石;以此为基础,他尝试以“文言”和“质言”划分散文体类,探索归纳出中国散文的内部类型;与他的散文理论相呼应,陈柱将六经视为后世文学的源头,提出“体尊质衰”的散文史观。他将后世散文之弊归因于“尊体”的结果,主张以先秦文学为散文范本。陈柱以融汇经史子集的广阔视野来审视中国散文的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了后来的中国散文研究和散文史书写。  相似文献   
66.
阐述《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平事迹至今不详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剖析以人废言的弊端,以张国光先生风范向刘世德先生进言,就马成生先生《杭州与水浒》提出不同看法,驳斥应守岩先生对耐庵故里——江苏兴化的诬蔑,呼吁海内外学人让施耐庵归真反璞。  相似文献   
67.
王艳丽 《齐鲁学刊》2012,(3):126-130
从"遗民"视角进入《人间词话》,可以发现"易代"的现实给知识分子带来的空前思考与表达自由,可以更好体悟《人间词话》的强烈个性色彩。但是,从王国维品评作家所依据的内在标准,又可以看出其身上所遗留的传统士大夫式的心理洁癖。正是这种新旧交替时代的过渡属性,造成了王国维进退失据的人生矛盾。  相似文献   
68.
胡鞍钢  毛捷  魏星 《河北学刊》2012,32(4):129-134
中国已经从计划模式的效仿国逐渐成长为计划模式的创新国,并在计划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与其他有计划国家的显著差异性。为了解析中国五年计划的独特性,进而探讨计划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文章着重从决策哲学的视角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计划决策哲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文章分析了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质,并比较了实事求是思想与实用主义哲学的异同,同时强调了在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有关刘孝标《广绝交论》的写作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天监七年、天监九年两种观点。考察刘孝标在天监年间的行迹不难发现,天监十一年是刘孝标生平思想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为界,他由之前的汲汲于仕途功名彻底转向拒弃名利、向往隐逸。这一思想心态的蜕变,是《广绝交论》一文的基本创作前提,该文即作于此年。  相似文献   
70.
"文人"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其远源是"士"。在西周到春秋初叶,"文人"指有文德的人。春秋战国之际,"文士"崛起。到东汉时,"文人"等同"文士",指那些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代表社会道义的知识阶层的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