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5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民族学   14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25篇
理论方法论   132篇
综合类   332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王艳丽 《齐鲁学刊》2012,(3):126-130
从"遗民"视角进入《人间词话》,可以发现"易代"的现实给知识分子带来的空前思考与表达自由,可以更好体悟《人间词话》的强烈个性色彩。但是,从王国维品评作家所依据的内在标准,又可以看出其身上所遗留的传统士大夫式的心理洁癖。正是这种新旧交替时代的过渡属性,造成了王国维进退失据的人生矛盾。  相似文献   
72.
本志红 《学术探索》2012,(12):113-116
李达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启动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以经济现代化为核心,涵盖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李达的现代化思想体现了近代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向往和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思想伴随着李达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懈追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3.
刚柔并济、礼乐相须、仁义相成、德刑相辅、宽猛相济、劳逸相参等命题,共同构成了《五经正义》礼仁之治施政方略的主要内容,相关政治范畴也构成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的关系。这就在维护尊卑贵贱的前提下,以张扬"仁义"的形式,囊括了包括刚克、猛政、严刑、役使在内的各种统治手段,并为政策选择上的灵活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评说儒家的"仁政"、"合和"时,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否则就难免导出皮毛之论。  相似文献   
74.
自三代始,迄于近代,上下四千年。其间,制度设计之事,史不绝书。然而,择其具有原创意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制度设计,主要有三次,分别出现在周代、秦朝和近代。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古代制度设计权属于王和圣,虽为价值有涉,但也使“天下为家”体现出“天下为公”的理想。前两次制度设计以家天下政治为核心,先后形成了王制和帝制的模式;近代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制度设计,效仿法、美模式,开启中国民主制度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方向。从历史背景、设计者及思想来源、系统性、创新性、本质性和对外影响来比较,三次制度设计既有相同性也存在着本质差别。三次制度设计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重要影响,可以作为中国历史上时代划分的标志。三次制度设计皆发生在中国历史转折时期,其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5.
陆敏珍 《浙江社会科学》2012,(8):124-130,159
郑伯熊是叶适所构建的永嘉学派传人之一,并自此开始成为历代永嘉之学传承谱系中的关键人物。人们很少去追问这一历史人物是否足以符合学派谱系的构建需求。为了理解叶适之所以要标举郑伯熊这样一个人物,我们需要通过叶适来观察郑伯熊,以此体会叶适构建该人物时的依据与想法。叶适在叙述郑伯熊时所预构的人物类型、后人对郑伯熊的师承与个人行为有意识地进行地方化确认,以及叶适所提炼出的郑伯熊的思想主旨,最终使其成为永嘉学派人物传承谱系中的重要一员。同时,区域性学派构建中所包含着的地方认同和价值偏向也定义出了永嘉学派。  相似文献   
76.
付蓓 《学术探索》2012,(11):17-20
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鞠躬尽瘁为人民,用一生践行"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的信念。他为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殚精竭虑,不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而且亲自领导了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概括周恩来的民族地区民生思想。  相似文献   
77.
为青岛即墨周至元先生及其后人所保存的《八九鸣》手抄本,主体部分为诗歌,另有少量词和文。抄本作者,曾被误认为是周至元。但综合周至元《崂山志》、蓝水《崂山古今谈》选诗及《八九鸣》中作品看,该抄本作者应为由清入民的寒士沈煦。由于史料缺失,沈煦生平多已汨没无闻,大致可以考知,他擅诗能文,一生潦倒困顿,晚年来到即墨,长期借住佛寺,以授徒维持生计,颇受佛教思想影响。因此,《八九鸣》不仅记录了一个末世底层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是青岛近代以来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晚清、民国时期的青岛文化,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8.
宋代宫廷花鸟绘画承袭五代余绪,以"富贵"为特色的黄氏绘画流派为宫廷主流,以"野逸"为风格的徐氏绘画流派主要流行于民间,但两种风格的绘画在宫廷绘画实践中已有妥协互动趋势。活动于北宋中期的长沙艺人易元吉,既是一位优秀的民间画师,又曾征召入宫廷绘画,开创了宫廷花鸟绘画与民间花鸟绘画成功互动的典范。北宋时期我国传统绘画艺术达到极高的艺术成就与这种艺术上的不同流派之间的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与北宋中期以来包括二程、朱熹在内的许多儒家学者的有关看法相比较,王夫之关于《正蒙》的文本观念,是全面的、深刻的,有着一定的独到性、创造性和科学性。正是从这种文本观念出发,王夫之建构起富有创造性的四种诠释方法论:语言诠释方法,体验诠释方法,类推诠释方法,贯通诠释方法。运用这些方法,王夫之务必要在程朱二子之外另辟蹊径,对于张载创立的“真孟子以后所未有也”的哲学理论大力阐发,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予以重建,从而力图推进中国哲学的发展,挽回当世“人心之横流”!  相似文献   
80.
明末清初著名词人薛琼一生随夫隐逸于无锡东乡的鹅湖镇。其诗词典雅,幽美,大量描写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赞美,然而流存的薛琼的资料甚少,只能通过其家人的部分记录来研究薛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