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77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224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2050篇
社会学   111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行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一些机会.因此,需要制定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及准则体系,非经常性损益应在利润表中单独披露,会计准则应规范会计选择变更的披露.  相似文献   
82.
在反倾销诉讼中,掌握度的规则,抓住关节点,对提升会计应诉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会计应诉的实践要求来看,着重从两个方面把握住度的要求:一是把握会计应诉决策的度,使会计应诉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二是把握会计应诉各环节的度,提升会计应诉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从防范和应对的角度研究内部审计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高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持。以2007-2012年间遭受反倾销诉讼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内部审计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审计质量越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越有效力;内部审计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有效的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互动能够提高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84.
自2007年底开始,中石油在地区公司推行ERP,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从2008年5月开始组织ERP项目建设,2008年11月开始实施。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在实施ERP过程中对传统会计务实理念产生了冲击,对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也产生了影响。从长期看,实施ERP与FMIS融合系统能整合中石油的技术平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中石油在ERP的实施中,应改变传统会计观念,加强基础数据的维护,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完善ERP系统的配套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配套的内部控制机制,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5.
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与非独生子女群体在择偶观方面差异不太明显,"道德品质"成为择偶的首选标准,择偶的自主性上体现了中庸之道,"男大女小"和"男女差不多"是择偶的最佳年龄组和方式,"趋同与求强"是择偶的最优能力组合方式,"自由恋爱"的择偶方式备受青睐。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的择偶观总体体现了"扬"与"弃"的统一,其中内部各群体的择偶观体现了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6.
基于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职业判断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财会人员职业判断的内涵入手,阐述了财会人员专业素质高低的根本在于其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介绍了校地合作模式必须掌握的三大原则,提出了校地合作模式是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对此模式的目标、机制、途径及效果测评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7.
Outcome editing refers to a set of mental rules that people apply when deciding whether to evaluate multiple outcomes jointly or separately, which subsequently affects choice. In a large-scale online survey (n = 2062) we investigate whether individuals use the same outcome editing rules for financial outcomes (e.g., a lottery win) and social outcomes (e.g., a party with friends). We also test the role of numeric ability in explaining outcome editing. Our results show that people’s preferences for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events depend on whether those events are in the financial or the social domain. Specifically, individuals were more likely to segregate social outcomes than monetary outcomes, except for when all outcomes were negative. Moreover, numeric abi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preferences for outcome editing in the financial domain but not in the social domain. Our findings exte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ithmetic operations underlying outcome editing and suggest that people rely more on calculations when making choices involving multiple financial outcomes and more on feelings when making choices involving soci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88.
Erin C. Adams 《Social Studies》2019,110(3):131-145
This 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K-12 economics curriculum spanning 20 years, from 1998-2018. The search for literature revealed 18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and volumes related to social studies and economics education. The study revealed several trends and issues related to K-12 economics textbooks, including publishing trends, the extent to which economics curriculum is relevant and enactive, and the influence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 theory in serving as the “official knowledge” undergirding the curriculum. The review presents debates in the field related to these issues. The study also reveal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revealing that economics curriculum seems to have changed little, although the number of scholars critiquing the curriculum has risen dramatically.  相似文献   
89.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也是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消耗主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制造系统高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的加工过程是造成制造业碳排放量大的重要原因。生产单元作为制造系统的加工的主体,其碳排放量的核算是确定整个制造系统乃至制造业碳排放总量的关键。本文首先对生产单元的原材料、电能、辅助物料及废屑处理所引起的碳排放进行分析,确定生产单元的碳排放源;其次,产品合格率的不同会造成生产单元输入及输出的成品/半成品数量的差异,进而影响生产单元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原材料、电能、辅助物料及废屑处理的碳排放情况,构建了给定工艺流程下生产单元碳排放核算模型。最后,结合一汽车排气装置加工实例,分别核算加工过程中九个生产单元的碳排放量,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演越烈,并且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可靠性、真实性、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生命,但一系列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已篡改了会计信息的本来面目,会计信息"诚信工程"摇摇欲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就此,我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治理,但效果并不显著,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本文从产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源出发,重点剖析了在以委托代理理论为根基的现代股份制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委托代理制度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