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0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管理学   194篇
民族学   63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22篇
丛书文集   2967篇
理论方法论   863篇
综合类   15570篇
社会学   1128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1098篇
  2013年   1100篇
  2012年   1488篇
  2011年   1634篇
  2010年   1355篇
  2009年   1315篇
  2008年   1395篇
  2007年   1788篇
  2006年   1750篇
  2005年   1472篇
  2004年   1430篇
  2003年   1318篇
  2002年   1042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从全球气候治理的1.0时期、2.0时期到3.0时期,城市逐渐实现了从“幕后参与者”到“共同引领者”的角色转型。这一转型既得益于全球治理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更受惠于城市外交理论的推动和全球气候治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之驱使。就目前来看,中国城市的这一“共同引领者”角色还无法完全体现出来——不仅在隐性的“南北分割”的权力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分歧中,面临着对外发展的困境;而且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气候治理行动的“单向”型构造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治理责任”的两难抉择中,面临着对内优化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两条干路+六条支路”的“两轨并行”式路径来寻求合理的应对之策。国家可以在寻求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之时,进一步完善国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立法,并赋予城市以一定的自主性;而城市也可以在深化城市气候外交,加强与国家的“双向”型气候治理互动的同时,推动“韧性城市”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When are identity dilemmas—when people possess identities that conflict with one another and both are potentially stigmatizing—most likely to occur? Are they the result of generic social processes? A review of some of the extant research on “identity work” suggests that historical “misalignments” of culture and stratification, which we refer to as “lag,” create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stigma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ies. Lag is exacerbated by complex, intersecting axes of hierarchy, and amplified as symbolic environments globalize and subcultures multiply. Articulating culture and structure reveals how power plays out in interaction, and highlights the omnipresence of struggles for treatment as “fully human.” We consider whether “alignment” is even possible whe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ocial location intertwine, compete, and collide. Following Schwalbe and Mason‐Schrock (1996), we argue that “subcultural” or collective identity work that brings new meanings into dominant cultural narratives may offer the greatest hope, but in the interim all coping strategies are costly.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进化发展的,考古学要探索这一规律就必须在进化观的指导思想下科学、全面地进行研究工作.文章概述了近代以来考古学的产生、发展与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的密切关系,分析了进化论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如何在方法论和实际应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了利用民族志资料为考古学理论提供论据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是与树木有关的,文章就此探讨了树木崇拜及其引发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raws 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a law enforcement academy to demonstrate how a hidden curriculum encourages aspects of hegemonic masculinity among recruits. Academy training teaches female and male recruits that masculinity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 practice of policing and that women do not belong. By watching and learning from instructors and each other, male students developed a form of masculinity that (1) excluded women students and exaggerat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men; and (2) denigrated women in general. Thus, the masculinity that is characteristic of police forces and is partly responsible for women’s low representation on them is not produced exclusively on the job, but is taught in police academies as a subtext of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平衡指标是衡量某一区域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标志,正确掌握某一区域的土壤水分平衡指标.有利于该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各种农作物的合理配置。定量计算表明:常德市的几种主要土壤水分平衡指标为:年可能蒸散量Ep919mm,年实际蒸散量E.906mm,土壤年缺水量D13mm,土壤年余水量R473mm。通过对常德市全年土壤水分收支情况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有关方面提供了借鉴材料。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上的反映,包括意识形态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对经济、政治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是由农业封建主义文化在近百年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它的前进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林译《浮生六记》与马丁·路德的翻译细则的碰撞入手 ,指出了新世纪的中国译学应是求同性与存异性的统一 ,既要广泛地批判吸收世界各国的译学传统 ,同时又要积极保持并展示自己文化的独立性与深度  相似文献   
20.
唐宋是岭南封建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岭南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思想文化、教育文化和商业文化等三个方面,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北方,唐宋政府对岭南开发的重视、北方移民的大量南迁以及谪官在岭南的贡献则是唐宋时期岭南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