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34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969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41.
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及弊端,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食品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2.
自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至今,我国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事件依旧频发,《食品安全法》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远不如城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居民自身生活习惯等问题外,更主要的是《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法律,其明显缺乏专门针对农村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配套制度,从而使该法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过程中监管能力明显不足。据此,提出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在农村地区的配套制度,加强技术监管和信息化管理以及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等建议。  相似文献   
43.
苏俄非常时期,列宁在解决粮食危机的过程中提出了十分丰富的发展粮食生产及农村工作的思想。他提出,“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进行国内战争、发展工业以及各项事业,无不依赖于充足的粮食;发展粮食生产必须重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采用新机器和新技术;必须帮助农民获得足够的种子,以利于他们完成播种的任务。他还提出,发展粮食生产需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依赖有效的农村工作。他的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食品安全事件是近年来全球公共安全问题中的热点,由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公众效应以及基于传媒的属性,媒体常将其作为关注的热点。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发挥着监测预警、沟通信息、舆论引导等功能,同时也存在关注视角的选择性和职业自律的松懈等不足。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监督力量,基于传媒良知和职业操守,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必须形成一套良性的应对机制,包括建立信息有效传播机制、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相关方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媒体自律机制等。  相似文献   
45.
巴厘一揽子协定为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带来了新局面。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至多哈回合时期,粮食安全关注越来越成为谈判的重点,多哈回合谈判中各大利益集团也就其自身情况表明不同的谈判立场及利益诉求。协定的达成,在确认粮食安全等非贸易关注的重要意义、公共储备计划的"和平条款"、关税配额制度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的同时,又存在文件约束力低下、取消发达国家农产品补贴目标失败、利好政策实施程序及条件复杂等缺憾。对于中国而言,应分析此次协定为增强中国的粮食获取能力带来的政策利好,继续在后续谈判中加强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同时及时地修改中国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6.
为了提高食品检测效率,改善食品检测精度,增加食品检测的客观性,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6-UPS机构的咀嚼机器人,介绍了咀嚼机器人的结构原理,求解了机构的运动学逆解,分析了机构的工作空间影响因素,利用MATLAB编程求得机构在定姿态下的工作空间。空间轮廓图表明,该机构在定姿态下能到达人类全部真实咀嚼空间,机构设计可靠,能够模拟人类咀嚼行为对食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7.
在既定资源约束下实现粮食产出最大化是粮食生产安全的核心。而今旨在提升粮食竞争力的农业规模经营虽得到政府力推,却并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充分条件。在梳理规模经营与粮食安全保障相关争论的基础上,结合调研资料,依次回应了规模经营后农地是否大概率用于种粮、规模经营是否可持续以及规模经营能否保障粮食产量三个焦点问题。研究发现,与小农经营相比,规模经营与种植结构“非粮化”虽无必然联系,却存在规模经济不显著及单产提升乏力等问题。对此,一方面应强化小农扶持力度,巩固维系小农群体的粮食保障功能;另一方面应调整规模经营主体的政策干预结构,除非在规模经济与土地产出率不一致的情形下,应最大化避免对规模经营主体的直接干预,降低政策的扭曲效应,推动规模经济实现。  相似文献   
48.
在分析我国粮食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十一五”粮食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落实《“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指导意见》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9.
Using the understudied genre of food reform movements for illustration, we advocate greater attention to recurrent social movements. Analysis of these movements calls for combining three levels of historical analysis. One links 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 of mobilization to long-term, large-scale historical changes; the second shows how periods of activism are also animated and shaped by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the third tracks legacies from earlier to later periods, thus both tracing additional causal influences and connecting separate cases into coherent sequences. The social movements literature includes excellent examples of each type of historical account. Combining types is much less common. Doing so, we contend, offers methodological advantages for scholars comparing and sequencing mobilization around similar problem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e develop the argument from three eras of food protest: Grahamites in the 1830s and early 1840s, dietary reformers and food safety campaigners of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and organic advocates who gained popular support beginning in the late 1960s.  相似文献   
50.
Contemporary managers are developing alternative ways to sustain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Motivation-enhancing features such as high-quality meal service provided by organizations can be thought of as one of these methods. The effect of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meal service provided by organizations on the job performance of employee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during this process is studied. Private security-sector employees working in Turkey (N?=?597) are being focused in this study. As a result of analyse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meal service provided by organizations improves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ha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on this associ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be of interest to key stakeholders such as public or private organizations, labor unions and the me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