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6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31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3篇
人口学   253篇
丛书文集   1412篇
理论方法论   386篇
综合类   7853篇
社会学   499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980篇
  2005年   856篇
  2004年   813篇
  2003年   798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依照传统主流经济学和法学的观点 ,公司仅是股东的联合体和为股东赚钱的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开始削弱 ,拥有知识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力量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公司法应顺应现代公司发展的潮流 ,摒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点 ,使利益相关者成为公司必不可少的制度要素。  相似文献   
22.
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分配正义观是建立在仁礼正义论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以礼义差等作为正义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23.
加入WTO,不仅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带来积极影响,而且也将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入世后,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诸如:深化制度、体制、组织、人事、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清除横亘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体制障碍、制度障碍、政策障碍及法规障碍等;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优惠政策,吸引招览国外人才来中国工作,等.  相似文献   
24.
追求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千百年来 ,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 ,已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试图从中华民族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得 ,及西方民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中 ,得出一个结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用科学精神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 ,提出了开发人力资源的对策 .  相似文献   
26.
文学美育影响人性塑造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点 :第一 ,文学形式美对人的性情的陶养 ;第二 ,文学形象对人的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塑造 ;第三 ,文学情感对人生境界的开拓和提升。  相似文献   
27.
中国的人性论生发出的圣人治国,是对人性的否定,产生的是囚徒困境难题;西方的人性论产生的是法律治国,是对人性的肯定,破解了囚徒困境难题.从博弈论视角看,出现如此分野的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家们试图设计一种仅有帕累托最优均衡的制度,但因为没有从现实的人性出发,导致只能依靠人治维护表面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实际上存在的却是囚徒困境;西方社会的政治家们则以承认人性为前提,设计了一种帕累托次优均衡的制度.  相似文献   
28.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管理理念未能与时俱进,人才观念的认识失误,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达不到需求等问题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因而正确树立人力资源理念、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都是强化人力资源理念、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29.
探讨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与职业回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图书馆员职业生涯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0.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谶是鉴诗者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诗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诗、诗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论外衣,却汲取并深化了古代诗论的言志言情、知人论世、诗可以观、气象观诗说等多方面的内在精神.正确评价诗谶对批评地接受传统诗学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