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94篇
  免费   1141篇
  国内免费   240篇
管理学   99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93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69篇
丛书文集   3809篇
理论方法论   794篇
综合类   23143篇
社会学   2028篇
统计学   12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509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1367篇
  2013年   1690篇
  2012年   1732篇
  2011年   1826篇
  2010年   1565篇
  2009年   1659篇
  2008年   1856篇
  2007年   2203篇
  2006年   2301篇
  2005年   2118篇
  2004年   2006篇
  2003年   2094篇
  2002年   1962篇
  2001年   1641篇
  2000年   786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论教育的高贵性和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育已经陷入功利主义的今天,追问教育的真精神不仅是现代教育救赎之必要,也是教育发展之必然。教育的真精神在于教育的高贵性和神性。教育的神性是教育对于提升人性达致“人之为人”的意义的关爱。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一种精神性生活方式。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的“爱”出于对存在的虔诚而不是出于加工或塑造的自大和傲慢。  相似文献   
102.
将无抵触理论应用于公共英语教学,可以对外语学习活动进行设计,使学习者水平与任务的难度相当、培养语言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交流、确保学习者获得学习主动权等,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巨大乐趣,进入以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全身心投入为特征的无抵触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3.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管理理念未能与时俱进,人才观念的认识失误,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达不到需求等问题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因而正确树立人力资源理念、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都是强化人力资源理念、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04.
在对教育产业化的多年的争论后 ,教育的产业化已经表现出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 ,如何以哲学的视角来审视教育产业化 ,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05.
主体的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现从发展性德育的价值追求着手,阐述发展性德育对医德目标的实现、医德情感的培养和医学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大跃进”运动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所经历的一场带有全局性失误的经济建设运动。当时,“赶超”思潮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头,逐渐由理性走向非理性,进而偏离常规的轨道。实践中,“赶超”之风愈演愈烈,最终走向极端。这场运动影响深远,教训深刻,时刻提醒人们不能重蹈覆辙,为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提供了前车之鉴。尤其是对当前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7.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从体制改革入手的,而后逐步过渡到课程、教学改革。改革的前提是增加投入,关键是体制改革,核心是教学改革,其中必须认识“关键”与“核心”的辩证关系。在教学改革中,要辩证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智能的关系;专才与通才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等几对关系。除关注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难题,还需要不断改革探索。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目前主要应在修正学分制和构建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制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8.
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教育创新的内涵和意义,对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教育根源于生活,旨在导引并成就一种可能的幸福生活。现实中,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背离使回归生活成为教育界日益强烈的呼声。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石,而道德教育自身与生活世界相融的特性也使其回归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0.
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虽然在微观和宏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并不理想。研究重心多倾向于其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与地位,成果中重复研究现象亦颇多。为了推动与深化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应对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和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同时,要注意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发现一些创新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