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24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科学,为廉价政府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针对我国行政成本过高而行政效率偏低的现状,在廉价政府建设中,应以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迁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取精简政府机构,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进政府管理机制创新;加强审计监督,置政府行为于法律规范和监督之下,科学决策,选择合理的制度变迁方式等方式建构廉价政府。  相似文献   
72.
杨政 《社会工作》2012,(7):87-90
旨在通过对中国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困境的系统考察,细致梳理中国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国主要的民生领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民生问题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是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73.
以浙江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农户为调查对象,依据农户生计资产分类,就农户宅基地流转后的福利水平进行模糊评价。整体来看,农户经济、居住条件、休闲健康方面的福利水平高于设定的宅基地流转前农户福利的模糊状态,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发展机会以及心理认同四方面的福利水平在宅基地流转后反而下降了。基于生计资产异质性农户的比较发现,农户经济、居住条件方面均提高了生计资产缺乏型和富裕型农户的福利水平,但降低了这两类农户的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福利;不同之处在于,宅基地流转还促进了资产缺乏型农户的休闲健康、发展机遇方面的福利,但降低了其心理认同度,这与宅基地流转对生计资产富裕型农户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4.
《墨子》记载,战国时期的民生状况是饥者没饭吃、寒者无衣穿、劳者不得息。来自社会底层的墨家,深切同情和关怀人民的疾苦,因此其人学视野聚焦于民生问题是不足为奇的。在人的本质方面,墨家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天人关系上,相信强力从事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认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在人际关系上,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希望为民生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在人权上,主张人人平等地共同享经济、政治、教育权利,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具体的社会方案。总之,民生是始终贯穿墨家人学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75.
两性平等、和谐、同步发展是与求学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鲜活的社会实践。研究发现,妇女在教育民生方面其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均比性别差异表现得更为显著,在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与男性存在较大差距,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较大。保障和改善妇女民生与提升妇女自身发展水平、解决社会建设滞后问题,以及消除城乡发展差别、区域发展差距、性别发展差异等具有密切关系。保障和改善妇女民生亟待制定和实施支持妇女与家庭发展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76.
中共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全面系统、思想深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报告的主题是高扬旗帜、主线是科学发展、宗旨是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社会和谐、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7.
清末民初,实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这是我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民国时期有关生计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民生教育的主张渐次涌现,与晚清以来的实业教育一道构成事关国计民生的教育。以往民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仅仅将其划分为各种思想流派进行论述。并未析出其共同本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诸概念的提出,产生的岐义及其共同本质。生计教育活动因为符合当时的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所以在民国教育史和社会 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为后来共和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8.
在农村小产权房热销的同时,建设部作出了关于购买新建商品房的风险提示,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明确叫停小产权房的销售,农村小产权房争议再度升温,对于农村小产权房的合法化问题说法不一.文章基于风险与利益的博弈对农村小产权房的内质予以厘定,从利益驱动角度探究农村小产权房的成因,并通过农村小产权房的弊病分析得出其存在的风险,进而以民生利益为探究视角对农村小产权房的合法化进行检讨,最终在和谐语境下,从防治结合的探索进路提出分类规制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9.
生计多样化是农户分散风险冲击、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生计手段,有助于提高 底层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助力农户脱贫增收.但生计多样化能否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 的收入差距,取决于现实中生计多样化对农户整体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全国性家庭调查 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生计多样化对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 响.研究发现:生计多样化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具体地,多样化生计活动突出表现为“益贫性”的特点,在缩小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方面作用显著.基于收入结构的不平等分解结果显示,务工收入对家庭总收 入不平等的贡献最大,务工收入的增长有助于改善总收入不平等状况.特别地,对于生计多 样型农户,务工收入增加1%,总收入不平等会减少4%.此外,分区域分析发现,生计多样 化能够明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由此认为在 低收入的农村地区应提倡生计多样化,以有效推动相对贫困治理、促进相对低收入群体加快 迈入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80.
为探索高校教师国际化素质的激励机制,建立由教师、教学和科研国际化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主观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地方工科高校能源类直属二级院系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对其教师国际化现状与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以评价指标和结果为指导,提出教师国际化素质提升的应对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