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104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269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1695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的性意识成长和性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系列问题令人担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对中小学生的性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难以形成有助于中小学生性价值观念培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在网络色情的冲击下,中小学生成长中的性道德观被网络色情扭曲和肢解,性道德认知被失控的性乱象颠覆和异化,这些现象主要根源在于性文化的无序性、性道德观的冲突性、性行为的失范性。  相似文献   
72.
国家与农村关系的演变与新型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与农村之间的关系格局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基础的变迁会发生一系列转型。根据国家对待农村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关系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农村关系始终处于调适变动之中,具体呈现为“汲取式下沉”“汲取式悬浮”“供给式下沉”以及“供给式悬浮”四种样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正面临一种新型危机:“供给式悬浮”。“供给式悬浮”在基层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国家惠农政策落实不力与基层政权存在脱离群众的惯性,新一轮因“供给式悬浮”带来的治理性危机很可能冲击国家基层政权的合法性,这需要引起积极反思与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73.
整体上看,中国的意识形态为改革演进起到了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良好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和激励作用,确保了改革的成功。但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和现实的挑战与冲突中趋于弱化,也是不争的事实。建构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把个人精神生活、一般思想理论与国家意识形态适当分离,在个人观念的竞争中实现接合;应提炼现实、接轨世界、转型话语,以社会公正与和谐为中心进行价值重组,积极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赢得接合中的主导权;应继续保证政治统治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74.
毕淑敏是一个不断开辟新的人生体验和文学描写的有追求的作家。她的创作给文坛带来新的界面,也提出新的命题。这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作家气质:“白衣天使”与“天才病友”的路径选择;面对疾病:隐喻与治疗的相互矛盾;审视心灵:揭示痛苦与展现隐私的暧昧立场;伦理难题:医学一社会学一文学的彼此纠缠。对毕淑敏创作的深度分析,也同时揭示出当代文学如何追求精神高度的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75.
Decision making theory in general, and mental models in particular, associate judgment and choice. Decision choice follows probability estimates and errors in choice derive mainly from errors in judgment. In the studies reported here we use the Monty Hall dilemma to illustrate that judgment and choice do not always go together, and that such a dissociation can lead to better decision-making. Specifically, we demonstrate that in certain decision problems, exceeding working memory limitations can actually improve decision choice. We show across four experiments tha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hoice alternatives forces people to collapse choices together, resulting in better decision-making. While choice performance improves, probability judgments do not change, thus demonstrating an important dissociation between choice and probability judgments. We propose the Collapsing Choice Theory (CCT) which explains how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probability estimation, choice alternatives, judgment, and regret all interact and effect decision quality.   相似文献   
76.
The continuing concern to safeguard children from abuse in schools, children's homes and similar settings has led to proposals to make it an offence for those with convictions against children to even apply for work with children. The Criminal Justice and Court Services Bill will introduce ‘disqualification orders’ for such offenders.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of this Bill is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the way the new orders will fit with existing criminal record check arrangements, current bans and the role of the forthcoming Criminal Records Bureau, which will tie all these systems together in a ‘one‐stop shop’.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是地方政府推动高等教育追求卓越的精英政策之一,其目标定位、涉及范围、支持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工程权衡了学术性与功利性、效率与公平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强化精英主义的质疑。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政治场域和学术场域的行动者和机构围绕优势学科建设同台博弈,或竞争,或合谋,最终促成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而加剧了精英主义制度化的进程。破解精英主义制度化,也就是精英主义再生产的难题,一方面要实现公平正义的政策环境,制定合理公平的教育政策,同时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处于场域斗争中的教育机构的觉醒,来争取自身的各种权利。  相似文献   
78.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教育社会化趋势不相适应,在自身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受教育者对其普遍逆反,被边缘化倾向严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困境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困境的因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导致对生活世界的遮蔽;二是社会价值观念一元要求与个人多样化价值取向的矛盾致使思想教育缺乏社会向心力;三是科技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挤压使其存在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79.
政府作为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方式和行为特征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和青木昌彦的进化博弈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的作用机理和角色定位进行了系统阐释,国内学者也对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动因、行为方式、行为效果等问题作了大量探讨,这些研究各具特色,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0.
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与个人选择权的增加和政府控制的减少有很大关系,而目前两者之间相互调整的不到位是一些深层次社会结构性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立足中国的现实环境,探讨中国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社会制度安排,尤其是个人选择与政府选择之间的制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