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0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社会的发展亟需提升教师教育质量。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职业技能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主要包括由合格走向卓越、由部分走向整体、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等。同时,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的训练也面临着逻辑起点走向迷失、机制体制流于形式、课程教学热衷于形式、师资队伍各自为政等诸多问题。为了突破困境,应当做到:重建卓越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标准;全力保障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机制运行;构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卓越为价值导向的师资队伍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2.
瑞吉欧教育体系以儿童为中心,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儿童自由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儿童多感官地认知所处的生活环境。而幼儿园则是儿童进行感知活动、提升空间认知能力非常重要的环境场所。通过实例调研,发现创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方式——利用空间组合、材质搭配和色彩装饰等能够帮助儿童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丰富儿童空间方位识别的体验,引导儿童运用空间方位体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认知,启发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学前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及家园合作的不断深入,出现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僭越,表现为家庭教育责任的“缺位”,家庭教育职能的“越位”,以及家庭教育知能的“不到位”。相对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角色与功能具有特定性、内容与方法具有选择性、其主导属性为教育性,这种有限性使得幼儿园教育无法承载教育幼儿的所有责任。为此,应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保持适度弹性边界的基础上深化家园合作,并通过政策法规、社区服务等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性支持。  相似文献   
104.
亲权作为法学名词,是指父母为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照顾、保护其人身和财产的一种职责,是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统一。亲权概念也应进入教育学界的视界,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父母职责、未成年子女享受父母照护,最终保障后者健康成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堪忧,围绕增进亲情开展的家园共育活动可转变留守儿童父母的亲权意识、增加其行使亲权的行为,从而提升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5.
教育实践能力是幼师生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是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幼师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脱离实际,二是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方式单一,三是教育实践时间与指导严重不足,四是幼师生职业认同感的高度缺失。而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纽带、以幼儿园为基地、以榜样为力量的举措,是培养幼师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6.
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是推进乡村学前教育现代化以及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笔者通过访谈乡村幼儿园教师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得出,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职业适合、职业提供、职业眷恋和职业倦怠。其中职业适合是产生吸引力的前因要素,职业提供是保障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职业眷恋是提高吸引力的驱动要素,职业倦怠是削弱吸引力的制约因素。研究建议:缩短教师人岗“磨合期”,绘就教师职业“幸福卷”,画好教师队伍“同心圆”,以及构建教师心理“晴雨表”。  相似文献   
107.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对其工作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440名幼 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总体水平较高,但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在教龄、学历、年均月收入、 编制和园所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坚韧性方面,自我控制能力良好,偏保守型思维和行为;在力量性方面,工作 态度良好,但工作进取心不足;在乐观性方面,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较强,但缺少文化乐观。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幼儿园教 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幼儿园要提升园所培训效果,加强文化建设;营造社会整体支持氛围。  相似文献   
108.
融合幼儿园中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间的相互接纳是衡量融合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融合幼儿园中幼儿同伴接纳现状,解决实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融合园中幼儿同伴接纳量表和同伴提名法,在两所融合幼儿园随机整群抽取125名幼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同伴接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行为接纳高于情感接纳,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同伴接纳高于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通过特殊幼儿所属同伴接纳类型可知其在班级同伴关系中处于中等偏下地位,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接纳与班级中同伴关系相一致;小班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度优于中班,不同性别普通幼儿在同伴接纳上无显著差异,受欢迎型的普通幼儿在同伴接纳上优于其他同伴类型的幼儿。  相似文献   
109.
多源流理论自引入我国以来被广泛用于多种领域的政策研究。以多源流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对我国普惠性幼儿园政策进行剖析,发现政策议程的设置源于三重动力:问题源流来自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偏低、家长群体对普惠园需求旺盛、普惠性民办园教育质量堪忧,是开启议程的源头;政策源流来自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政府部门在“政策原汤”中的决策,是组成议程的核心;政治源流来自兑现幼有所育和人民美好生活承诺的执政理念及国民情绪,是推动议程的关键。建议紧扣问题源流,及时跟进解决普惠园问题;驱动政策源流,吸纳学前教育利益共同体;回归政治源流,切实把握普惠园舆情方向。基于多源流理论探索普惠性幼儿园政策的嬗变过程和内在逻辑,或可为普惠性幼儿园政策研究与公共政策理论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0.
运用《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对陕西省抽样20所幼儿园进行教育质量数据采集和评估,结果显示: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趋于良好水平,其中环境支持与家园社区协同质量发展较好,课程促进发展适中,师资保障和管理引领质量较低,且各质量领域内部差异较大;不同园所特征幼儿园各质量领域差异显著;环境支持、课程促进及家园社区协同质量显著预测儿童发展结果。为提升西部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应规范依法办园,注重园长领导力提升和评价改进;关注环境质量室内外空间规划与利用,提升材料投放有效性;增强课程审议和评价效用,均衡五大领域课程发展;优化师资配备,提高工资待遇,建立系统持续的专业发展促进机制;加强家园社区统筹管理,创新合作类型,实现协同共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