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7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207篇
管理学   65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2372篇
理论方法论   603篇
综合类   12700篇
社会学   300篇
统计学   4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748篇
  2012年   1104篇
  2011年   1213篇
  2010年   998篇
  2009年   1022篇
  2008年   1111篇
  2007年   1374篇
  2006年   1326篇
  2005年   1159篇
  2004年   1130篇
  2003年   1082篇
  2002年   963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现代逻辑对文学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研究中的形式化方法是几乎一切追求“科学性”的文学理论的理想,但是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形式分析各派都没有达到接近形式化的高度。当前,由于发展第五代计算机的需要,在阅读分析中引人了现代逻辑和形式语言学,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研究中的符号化、计算化和公理化方法的发展,这样就使得建立一个文论的形式系统可能性和意义都大大增加了。这是当代文本理论发展的重要契机,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2.
徐渭虽然是明代文坛的边缘人 ,但却代表着明代文学的一种新精神 ,就是以“玩文学”的方式消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他的诗文创作既非源自某种使命感或道义精神 ,也非社会的写照或干预生活的武器 ,而是一种游戏人生自得其乐的生存方式。他拒绝崇高拒绝深刻 ,化神圣为笑谈 ,化正经为滑稽 ,在明代文学特定的语境中横空出世 ,开启了晚明“独抒性灵”的诗风与文风  相似文献   
33.
赵树勤的新著《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对当代女性文学的历史衍变、主题话语、语言特质、诗学模式、文体风貌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文化诠释和诗学建构 ,体现了建构中国化女性主义诗学体系的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34.
在阿兰·奈斯看来 ,深层生态学既是一种社会思潮 ,又是以这种思潮为指导的一场旨在改变现行实践模式的社会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它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演绎性的逻辑体系。奈斯认为 ,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内核是八大原理 ,而在其背后 ,还有更为基本的前提与终极规范 ,即各种生态智慧。而奈斯本人的生态智慧的终极规范是 (大 )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35.
把追求金钱、享乐、权力作为人生的目的 ,是错误的人生追求。利己主义是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核心。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由“为自己”到“为人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人生目的的革命变革。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理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作了精辟表述。通过学习和践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生目的的论述 ,必然会破除种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36.
萧红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与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作家相比,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没有局限于知识女性的狭窄视野,避免陷入女性文学的精英主义误区,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著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悲剧;第二,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来描绘普通女性生存真相并对她们寄寓着深切悲悯,体现出独立、清醒、深刻的现代女性意识;第三,拓展、丰富、深化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内涵,提高了其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37.
由于明治以来的日本文化始终处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哨 ,研究日本近代文学也必须从东西文化交融这一点切入。明治文学的起点是坪内逍遥的小说改良 ,其小说改良的理论基础是进化论。但对于进化论如何影响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这一问题若明若暗 ,如今 ,在日本文学界成为反思的一个焦点 ;同样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8.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阐述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和比较优势的获取 ,精神富裕和物质富裕特殊的关系均表明 ,精神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而精神富裕的导向、认识、实践和凝聚作用 ,又反过来在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健康与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还具有向度的特性 ,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0.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为整合中西文化冲突 ,近代中国先后采取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中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综合创新等价值选择模式。近代文化整合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 ,在新时期文化建设问题上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元、整体性与可分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坚持走综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