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267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1377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尽快建立我国信用体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信用体系的作用及其涵义。分析了由于旧的体制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信用丧失现象随处可见的种种表现、危害及其成因。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之后所面对的现实,强调了当前在我国尽快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2.
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其主要思路和对策是:加强高校党委和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精心打造、锤炼和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能起表率作用的党务和德育教师队伍;突出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渴望成才和要求入党的有机统一;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构建全员、全课程德育体系;搭建开放性教育平台,整体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功能等。  相似文献   
33.
论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人物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有很大的影响,传入中国后很快为中国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该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首先介绍制度和制度变迁这两个概念;然后阐述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内容;最后谈该理论对我国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34.
从农地制度的角度,阐述了农地制度创新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的影响,分析了现行农地制度创新对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的一些障碍因素,提出了创新农地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35.
论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企业是一个以资源、能力与知识为基础的由要素所有者联合与劳动所有者联合相结合以创造、控制、分配 合作剩余的专业化生产性组织。联合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形式,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36.
论大学学术教育的“质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概念是科学至上主义话语霸权的产物。大学的社会责任要求它树立学术教育的理念并实施学术教育的方针而不是职业教育的方针;衡量学术教育的标准不是“质量”,而是在人和科学方面的理智水平。  相似文献   
37.
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中国大学达至良治与良序的基本遵循。大学治理效能因制度设计的合法性危机、制度发展的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实践的结构功能失衡掣肘而大打折扣。修复大学治理生态、提升治理效能,应当通过利益主体角色的精准定位和认知图式的科学重塑复归大学学术组织属性;应当通过建立健全符合法律法规、体现自身特色的制度体系践行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理性逻辑和法治逻辑;应当通过顶层设计和效益激励整合“强致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8.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紧紧抓住和解决好基本制度、生产目的和资源配置这三个根本问题.这三个根本问题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基本制度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产目的上,要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保证被解放和发展了的生产力归人民所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资源配置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有公有制经济的全力配合,政府对资源配置才能真正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当然其效果如何还得看这只手有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保证了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必然是也必须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效率,从而这个效率必然是与公平一致的.  相似文献   
39.
顾炎武不仕贰朝的道德形象被晚清以来的政统与道统肯定。学界将顾炎武不仕贰朝的原因归结于个人超群绝伦的道德品质,这种解释既无视顾氏与新朝频繁接触的史实,也没有考察顾氏不仕贰朝的具体原因。要解释顾氏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应该到清初制度环境中寻找,清政权实施一系列的汉化与尊儒制度,为顾炎武等人与清政权的接触提供了制度环境。顾炎武与清制度共同推崇的儒家思想是二者耦合的思想基础。顾炎武的思想与行为是现实的,他的形象也应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40.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分工背景下,提升产业价值链地位,破解低端锁定困境,既是化解过剩产能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从国内制造业价值链、产业全球价值链及贸易结构等宏观层面,探究中国钢铁产业价值链低端锁定下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并聚焦于国际大型钢企,挖掘其微观原因。研究表明:钢铁产业处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近乎底部的位置,虽然增值能力总体有所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制造业价值链与钢铁产业全球价值链中存在的“微笑曲线”表明,中国钢铁产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国内外的双重挤压,产业升级压力巨大;国内议价、盈利能力普遍较差,下游业务联动不足及竞争优势缺乏是导致国内大型钢企的价值链低端锁定主要原因。目前而言,钢铁产业产能过剩与价值链低端锁定相互强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