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110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855篇
理论方法论   262篇
综合类   4291篇
社会学   143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友爱的道德素质水平。本文从正确把握诚信友爱的内涵、诚信友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及现存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研究生中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着实令人担忧,问题的出现除学生个体和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外,作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更是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本文主要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具体情况入手,反思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学术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3.
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的特点、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及自身的道德素养等因素都有关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而且最根本的一点是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我国目前的德育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 ,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应从传统道德的继承、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伦理道德的发展三方面对德育内容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05.
追求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发展观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提升成人高校德育实效 ,这是摆在成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探讨成人高校德育 ,有利于构建持续发展、实效的成人高校德育 ,从而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6.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东方和西方"轴心时代"的重要代表,在道德学说上分别提出了"志气"观和"行动主义"德性观。强烈的实践精神是其道德伦理的融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7.
强烈的道德需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与保证。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决定了社会道德标准和人的行为方式,也最终决定了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需要。以道德需要的培养为中心的德育包括社会道德需要和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两方面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社会道德追求的改造和社会道德问题的重新解读,形成道德需要,道德实践的重构。基本的道德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理论准备、形成道德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道德理论与知识的教育活动、道德实践、道德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道德需要的满足(社会责任)、道德观念的内化、产生新的道德需要(道德的发展、道德需要的满足和层次的提升)等环节。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它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阐述了网络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0.
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何在新的时代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探索新的育人之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更是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关注的一个新的课题;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信息道德观是全社会的重大责任,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