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讨论了杜甫七律首尾联中似对非对的对仗现象.认为之所以有这些特殊现象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受对称平衡传统文化习惯心理的影响,诗人不得不对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想摆脱过于讲究对偶平衡的诗赋传统,寻找一种既可灵动地表达诗意又不丢弃诗歌形式之美的对仗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课程的多人分阶段专题式教学模式与传统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同步调查与比较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专题式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及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认可度、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方面都优于传统式教学模式。其主要优势表现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优势、及时更新前沿知识、开展精髓式教学和辅导;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但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各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与连贯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环境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主体的特殊利益及主体间关系的异化。分析表明,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存在制度性缺失。依照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借鉴世界各国流域治理的实践经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分权化趋势日益明显。鉴于中国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政府不仅要整合行政组织资源和力量,而且要培育社会公众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以达到实现流域水环境公共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文学革命的核心理念——解读胡适文学进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进化观应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核心理念,与其他文化先驱的文学观念相比,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与功能效用:文学进化观与时代结合首先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文学的命题;文学进化观演绎出非同寻常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进化观引入历史领域形成"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文学进化观与比较文学研究融合则获得"高深的方法与观念"。文学进化观的哲学基础非是一般的生物进化论,而是与进化论密切相关的实验主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国际和区际人权保护中一般都采取了"一般人权" "特别保护"模式。而特殊保护又包括"特殊权利 特殊保护措施(狭义特殊保护)"的模式。系统地认识国际人权立法与实践中的少数民族特殊保护措施,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对少数民族人权狭义特殊保护从其内涵、特征、内容、限度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曾慥的《类说》,作为宋代的一部重要的类书,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与征引,但专门的研究却极少。笔者以书中收录的笔记小说为例,发现《类说》独存的唐代笔记小说条目有186条。这些独存的笔记小说条目,体现了《类说》存亡辑佚、考证史实等作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美学从知识论阐释框架转向生存论阐释框架,美学已不能够再走传统的从个别到一般的道路,那么美学应该走一条怎样的路?本文认为:可以尝试走本源与个别相互阐发的道路,而本源是"能动的本质".可以理解为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与韦伯的理想类型.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使美学的视野从相同转向了相通,而韦伯的理想类型则使美学找到了一条可以深入开掘具体思维的路径.以此,可以逐渐建立起一个必要的方法论体系,从而对美学所面对的种种美学问题予以理想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李商隐所处时世、身世及家世的分析,得出这三个方面促成了他悲凉、内向的性格和心态.并通过分析他的政治诗、咏史诗、爱情诗,进一步展现了李商隐的悲剧心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诗歌所呈现出的朦胧、蕴籍的独特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张艺谋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界最擅长造型的导演 ,他的影片在环境造型、人物造型、景物造型、生活细节上都别具一格 ,从而建立了他在中国电影界一流导演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反垄断法》第七条规定一方面要对其合法经营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要对其控制。在对本条的具体理解上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界定了特定行业的范围,并从法律解释和国家干预理论等角度对该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为本条的适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