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4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29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152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在过去的四百多年里,国家主义和保守主义分别主导、塑造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及维也纳体系,而威尔逊式的理想主义虽然塑造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主导该时期的却是激进主义。直到雅尔塔体系时期,民族主义才终于打败了帝国主义,自由主义则成功战胜了极权主义。因此,国际体系确立的背后是观念分配竞合的结果,是主流观念取向在竞合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观念作为深层次因素,始终是影响、塑造国际体系的更新与变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72.
中国古代美学资料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固以类相召。”人性“爱同憎异”,“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这些是异质同构为美思想的明确注脚;也是中国古代关于美的心理本质的固有思想。它与西方美学异质同构为美的思想异曲同工。究其成因,渊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73.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其中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是最光辉之点。它对“劳动”范畴的丰富内涵、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科学知识是否创造价值、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是否违背劳动价值论、私营企业主是否创造价值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出科学的回答。它为党的现行的经济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4.
论古汉语同义词的识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识同是决定同义词辨释优劣高下的首要问题.在认识"一义相同"是同义词识同的标准后,就要解决如何识别一群词"一义相同"的问题.不少的研究者曾提出许多识同方法,但都由于不明同义词的正确界说和误解等义词而不能成功.事实上,从词义的相同程度,同义词可分理性意义等同而附加意义有异的异称词和理性意义有同中之异的一般同义词. 对前一类,可围绕异名别称,用"同一概念"和"同一对象"两种识同法;对后一类,可围绕一个词义的主要、基本部分相同,用"浑言通义"识同法;还应该运用可共用于这两类的文献训诂材料识同法、古人替换使用识同法.  相似文献   
75.
"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散文佳作迭出,繁花似锦,星光灿烂.本文在比较的视角中,就俞平伯、朱自清两位现代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情景描摹、风格差异、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论析,以期感悟现代散文之美.  相似文献   
76.
“不学诗 ,无以言”是孔子对《诗经》实用价值的概括 ,也是对春秋时期四百年赋诗言志的总结。《诗经》在春秋外交中的作用主要有 :一、诗言志能够有效地参与、推动外交活动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二、以《诗经》为外交语言充分表现个人乃至国家的文化修养 ,并且可以含蓄地展示国家的实力 ,包括国内君臣、君主之间的关系。可以说 ,赋诗言志不仅属于那个时代 ,而且在整个文化史上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传统生产力概念强调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当代环境危机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这一信念发展到极端的产物.因此,人类理当调整其传统生产力观念,将人类保护自然的能力纳入生产力体系之中,使社会-自然系统趋于优化进化.  相似文献   
78.
《五号屠场》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美国60年代的文学甚至文化中都享有重要的地位的冯尼格的《五号屠场》的主题是战争.冯尼格以对战争的残酷、荒谬与丑恶的展示,表达了他强烈的反战倾向与一个和平主义者的立场。小说嘲讽了美国的现实与蛊惑人心的“美国梦”。冯尼格也心境复杂地嘲弄了自己。他并且以对战争、现实以及非现实情节的描述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揭示了人类的荒诞处境。小说也显示了作者的悲观情绪与面对现实的屈从态度,有浓郁的悲观主义色彩。但他的悲观主义与抗议是融为一体的。在对其悲观主义提出批评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到其抗议中的积极含义。  相似文献   
7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表明我们党在如何建党的政治理念上实现了从领导革命到长期执政的转变.这个转变是更深刻的转变,因为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执政兴国,要求全党在政治价值观念上有新的提升,在政治人文观念上有新的进步,在政治理论指导观念上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改造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典范。对待传统文化的误区有:"张冠李戴"的误区,"农业文明过时论"的误区,"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与科学"的误区,"比优劣争高下"的误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殊途同归"的原理原则,走出误区,参加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动,共同走向"个体—集体统一本位",达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