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08篇
  免费   2177篇
  国内免费   624篇
管理学   178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908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737篇
丛书文集   7899篇
理论方法论   2445篇
综合类   45024篇
社会学   3234篇
统计学   1858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798篇
  2019年   771篇
  2018年   738篇
  2017年   906篇
  2016年   983篇
  2015年   1284篇
  2014年   3093篇
  2013年   3925篇
  2012年   3936篇
  2011年   4531篇
  2010年   3627篇
  2009年   3685篇
  2008年   3845篇
  2007年   4639篇
  2006年   4645篇
  2005年   4156篇
  2004年   3877篇
  2003年   3830篇
  2002年   3161篇
  2001年   2690篇
  2000年   1449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对于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百年来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既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承与精神引领的知识建构,也是一种凝聚文化教育合力的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探索教材基于新时代语境的现代化诠释、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本土化编写的发展向度,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开发数字教材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教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也应强化规范意识,积极规避“人文关怀式微”的价值危机、“学科视野窄化”的认识误区、“教材泛德育化”的理念偏差以及“教育逻辑缺失”的路向偏移等失范问题,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与创新中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92.
教学策略由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心理引导和教学监控等条件性知识以及教师教学经验、反思、行为习惯等组成,具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特征。其中知识部分属于学科教学知识(PCK)范畴,具有情境性和多种知识融合的特征。学科教学知识的“特殊整合”,不仅需要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还需要情境性教学经验。然而,中小学教师有经验缺理论、高校教师有理论没经验的问题普遍存在,形成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之间双向转化的瓶颈。为此,大学和中小学教师需要以外部利益驱动构建协同共创平台,在相同教学旨趣吸引下组成优势互补的研发团队,形成突破教学策略转化瓶颈的分层赋能与共创机制。“大学―中小学”(“U-S”)协同共创,应注重从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传授到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从学习名师经验及其教学策略创新到新教学策略文本形成的转化与共创过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教学策略知识,将其以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形式融入师范生实训教学,进而实现对现有学科教学知识的新突破。只有构建“U-S”共同体,协同实现教学策略的“理—实”双向共创,才能赋予教学策略以“内容、形式和旨趣”三个维度的理论和实践生命力,才能发挥双方优势,形成规模更大的教学策略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993.
教学民主是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民主在教学领域的价值诉求。作为提升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驱动力,教学民主在改善教学的人文环境、激发师生的积极情感、深化教学的理性认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学民主理应是师生共同坚持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践行的教学理念。然而,对教学民主的理解误区和实践偏差造成教学异化,导致个人主义教学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师同行之间因缺乏必要的横向交流而出现嫌隙;教师个体因自行其是而偏离本真教学形态;师生之间因情感联系日渐松散而消解相互的责任意识。因此,教学要回归自由平等的民主应然状态,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正确理解和践行教学民主理念,适度表达教学权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反思,注重教学交往实践,营造教学民主氛围,正确把握教学民主的合理尺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标准规范建设进程较快,当前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但由于长期以来标准规范建设比较缓 慢、推进机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制约,当前婴幼儿托育服务在通用基础标准规范方面整体滞后,婴幼儿安全照护和权益保障标准 规范方面仍存短板,监管和人员标准规范方面较弱等问题。根据托育标准规范体系现状,结合托育服务发展需求,当前亟需建立 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快通用基础标准规范研制,促进服务提供标准规范的健全,补足支持保障标准规 范的短板,进而完善标准规范框架体系,推动各类标准规范的兼容,进而为婴幼儿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9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通过深入阐述乡村振兴视阈下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问题,从强化政策措施落实、提升组织保障水平,加强良繁体系建设、提升良种化发展水平,加强种植结构调整、提升规模化发展水平,强化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聚焦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新时代党政干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遵循执政能力提升规律的必然选择、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战略需要以及形塑百年大党光辉形象的内在要求。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党政干部学习教育在样态上突出日常化与规范性、方式上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过程中彰显适宜度与有序性、效果上具有针对性与可持续等基本特征。党政机关主管部门要从把握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内外张力、构建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制度体系、保障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监督考核、完善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评价激励等方面入手,确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切实提升党政干部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997.
高甲布努瑶歌文本是瑶族用壮族古壮字传抄并以北部壮语方言为主要演述语言的民间口承文献。桂西北壮汉瑶三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征为群际接触提供重要场域,也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空间基础。受接触场景中政治、交通、经济与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清末民初桂西北壮汉瑶三族的群际接触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接触情况,其群际接触的中介变量包括群体间的依存关系、群际互动、群际情绪和认知因素等,这些中介变量所凝练出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推动民族交流交融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苏州古称勾吴,亦称工吴、句吴、攻吴、姑苏。约公元前11世纪,泰伯、仲雍自陕西“南奔”,建立勾吴,其后裔被周武王封为吴伯。其南奔路线,最有可能取“商於古道”,奔至今江苏晋江市一带筑城族居,后与古越部落融合,创造了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原文化且具地域特色的“湖熟文化”。吴国建都后,不断向东南迁徙,最终定都于姑苏(今苏州古城)。姑苏之“苏”,极可能为越语城邑台、宫地名。秦置会稽郡,治吴县,后有吴州、苏州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相似文献   
99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网络社会,网络赋能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完全依附甚至嵌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有助于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未来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向主要包括:教学关系转向主体对主体,教育载体从板块转向共通,话语体系从逻辑映照转向人际关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研究范式转向,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为指导,结合网络亚文化样态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立足于交叉学科支撑,始终扎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000.
智能化是强国战略的必备基础,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蓬勃兴起,全球石油公司不断通过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智能化油气开发生产具有全面感知、自动操控、趋势预测、优化决策的特征。目前,我国油气开发生产数字化转型面临四个困境:各油气田硬件基础设施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处于较低水平、传统的油气开发生产模式不适应智能化条件、智能化油气田建设运行尚无统一标准可供借鉴。智能化油气田开发生产组织新模式应以业务协作共享、一体化智能协同为主要特色,积极实现操作巡检维护、开发生产管理、协同研究、经营管理与决策的一体化智能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