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707篇
社会学   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文章拟从英汉表达习惯及英汉语言特征分析并阐述英语微妙动词的意义理解及翻译表达。由于汉语突出“主体”,英语强调“客体”,决定了英汉语的许多不同语言特征,加上各民族不同的表达习惯,产生了英语微妙动词的难以理解与把握。最后总结说明英语词汇的学习与应用不仅需要了解它的表层意思,更要了解其深层含义,以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02.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联邦德国文坛出现的“新主体性”文学,是一个有其历史特殊性的文学现象。它强调作家的自我、主观、经验、亲历、亲身或参与性,是对60年代文学“政治化”潮流的一定层面反拨,是理想失落后对关注、反映、表现、寻求自我的“饥渴”的弥补,但也并非自动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思想放弃,而是带有新的信息、内涵与特征。反思或认同,人生或历史,体验或追求,感知或希冀,“新主体性”文学的边界是模糊和流动的。所撷取的代表性作品表明,个人与社会,文学与政治,自我语言与公共语言,知识分子精神困惑与知识分子精神守望,牵牵连连,难分难解。  相似文献   
10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翻译观,极力彰显译者的主体性,它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从而从理论上提高了译者的地位.在实践中,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对原作的操纵,从而使译者显形.但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于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导致了对读者的忽视.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目前学界对《苔丝》中译本的研究仅限于语言层面上的对比分析而往往忽略译者的能动参与的现状,借助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对《苔丝》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5.
克隆技术正在以目不暇接的速度和不可思议的方式改变着世界。它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也日益凸现:一方面,随着克隆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在更高水平上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支配、驾驭外界事物,人的主体性得到空前提升。另一方面克隆技术应用,存在着某种程度上使人类失却主体地位的危险。人的主体性的构建是克隆时代之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06.
梅洛 -庞蒂认为时间是肉身主体在世存在的一种生存维度 ,它呈现为一种知觉场 ,它由处于核心的 (广义的 )现在和处于边缘的 (广义的 )过去与将来构成。现在借助于一种时间的过渡综合 ,而成为一种具有厚度的时间层 ,过去与将来 (或者在特殊意义上的出生和死亡 )则是围绕着现在的一种视域或氛围。对主体来说 ,它们都既是内在的 ,又是超验的。这种时间场的结构使主体性、主体的认识、主体的自由及主体间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7.
中外刑法理论关于不能犯的界定众说纷纭,主要是主观论与客观论的基本对立。我国通说在不能犯危险性的判断上采取的是抽象危险说,进而肯定了不能犯的犯罪性。其实,认定不能犯的关键在于认定行为是否有侵害法益的危险,因此该文以"质量并重、存在与否、身份有无、时空真假"等标准对不能犯进行具体分类,从手段、对象、主体、时空四个方面更明确地判断相关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  相似文献   
108.
目前高校德育主体性困惑主要表现为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异化、德育客体的反主体化和德育客体的非客体化。自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德育走出主体性困惑提供了发展机遇。它不仅有利于德育主体客体化、德育客体主体化,而且有利于德育主客体交互主体化。面对高校德育主体性困惑,德育工作者应利用自媒体搭建德育交互主体性平台,有效发挥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德育客体的主体性,不断形成德育共同主体性,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改写理论视角下,翻译是一种改写,译者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制约。通过分析葛浩文翻译的《沉重的翅膀》在以上三种因素制约下对原文的改写,总结出葛浩文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特点,进而发掘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改写理论视角下可操作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0.
语言主观性问题主要涉及言语交际时说话人的态度等主观因素.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强化副词逐渐成为关注内涵主观性方面学者的焦点,原因是该类副词在使用时往往关联人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强化副词的主观化路径,尝试总结该词类由一般性副词到具备内在主观性的演化过程,从而揭示其对语言使用者——人的主观因素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