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8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151篇
管理学   30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101篇
丛书文集   673篇
理论方法论   585篇
综合类   6112篇
社会学   770篇
统计学   79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884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787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This article explores two problems analysts face in determining how to estimate values for children's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The first addresses the question: Do willingness‐to‐pay estimates for health risk changes differ across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if so, how?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article first examin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age and risk preferences on willingness to pay. A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reporting empirical evidenc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dult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in children is also provided. The second dimension of the problem is a more fundamental issue: Whose perspective is relevant when valuing children's health effects—society's, children's, adults‐as‐children, or parents'? Each perspective is considered, followed ultimately by the conclusion that adopting a parental perspective through an intrahousehold allocation model seems closest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estimation problem at hand. A policy example in which the choice of perspective affects the outcome of a regulatory benefit‐cost analysis rounds out the article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92.
县域金融创新与西部乡镇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但我国目前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系统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相匹配。近年来,国有银行调整市场定位、实行集约化经营、撤并县域分支机构,更加弱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种冲击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3.
农业生产领域因其要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技术的改变、信息的不完全、国家政策的变动,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风险性,而我国农户大多又是风险规避者,所以,如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及如何看待降低风险的方式在中国的实效性问题,成为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4.
通过我国东、西部金融发展水平的比较,发现西部金融正处于一种迟缓发展状态,因而未能真正发挥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经过分析,认为西部应选择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道路,主动通过金融先行发展来加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5.
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与外资银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市场的事实,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才能抵抗外资银行的冲击。发展中间业务必定伴随着风险的出现,特别是与业务发展相关的风险巨大,银行自身必须从内部做好相关的风险防范与管理;同时,银行监督管理部门也要从外部做好相关的风险管理工作,来保障和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农村教育财力资源是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通过对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财力资源供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一些可丰富和优化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财力资源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信息化蓬勃发展.利率市场化、放松金融管制、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加强对全球金融的统一监管成为大势所趋.文章通过国际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一些规律性经验的总结及我国金融改革历程的回顾,对我国金融市场在利率、外汇及证券等业务的开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
We discuss the issue of using benchmark doses for quantifying (excess) risk associated with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The paradigm of low-dose risk estimation in dose-response modeling is used as the primary application scenario. Emphasis is placed on making simultaneous inferences on benchmark doses when data are in the form of proportions, although the concepts translate easily to other forms of outcome data.  相似文献   
99.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经济界和管理当局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概括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营运风险和法律风险五类 ,探讨了各种风险的成因 ,并提出了防范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0.
风险投资家的双重逆向选择风险规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投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双重逆向选择风险。在融资阶段的信号传递机制中,作为代理人的风险投资家,选择融资计划书信号,向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传递其能力信号,投资者据此修正自己的先验概率,然后根据后验概率,与风险投资家签定合同规避风险;在投资阶段的信息甄别机制中,作为中间委托人的风险投资家先提供合同,这时唯一可能是分离均衡,即不同类型的风险企业家选择不同的合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