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66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的权力关系及对旅游景区产品认识的不同,将最终影响到采取何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在我国旅游景区中存在着三种权力类型和三种权力关系。我国的风景名胜资源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且处在不断变革当中。从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及存在的问题看,在旅游景区的变革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人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82.
峨眉山旅游购物品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旅游购物品开发一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峨眉山旅游购物品现状调查,发现当地旅游购物品存在如下问题:缺乏特色、开发层次较低、价格不规范和包装陈旧缺乏时尚性。因此,必须加强研发能力,组建专业生产企业,还必须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83.
我国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中的制度安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让旅游资源经营权已成为当前我国许多景区管理和经营改革过程中引入企业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目前在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问题上存在一些政策的禁区和理论的障碍。通过对经营权转让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旅游景区(点)经营权转让中制度安排的重点是各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制度安排。同时应用重复博弈中的重复剔除占优策略均衡模型,论证了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旅游景区经营者为了长期的经济效益,必将采取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的战略。  相似文献   
84.
旅游购物商品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目前我国旅游购物商品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该商品的产、供、销严重脱节与管理相对薄弱 ,并指出旅游购物商品在设计、生产、销售、信息沟通、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存在的困难 ,提出了当前发展旅游商品较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5.
旅游对日本经济的"波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本多年来的情况看,旅游消费促进了其旅游事业及相关企业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 (即“波及效应”)。然而,这种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各地因旅游资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旅游消费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明显不同;与国际相比,日本还处在很低的水平。可见,日本旅游消费仍有潜力可挖。提高当地中间生产资料的供给率、防止旅游漏损(资金流失)和对其产业结构作相应调整等,是提高其经济波及效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6.
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产品是整个旅游开发的核心,是旅游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主体,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根据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提出了开发和设计旅游产品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7.
世纪之交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的支柱产业之一。黑龙江省的旅游业也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未来经济发展和旅游文化繁荣的战略角度来看 ,黑龙江旅游资源占据独特优势。因此 ,深入开发黑龙江旅游资源 ,制定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措施 ,建设黑龙江旅游大省 ,则是黑土地人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8.
我国发展体验旅游的背景、开发思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验经济的产生特征、消费者心理、我国目前的营销技术水平、市场本身的环境和企业职工的素质等方面对我国发展体验旅游经济的有利和不利人文背景因素的具体分析,结合体验经济的内涵特征,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把握"一个思路、三个前提"的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注重市场调查、突出产品主题性、强化市场法规和从业人员品德熏陶、培养消费者自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营销理念、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增加互动性的活动项目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9.
多地提出建设会展旅游胜地目标,需要对会展旅游胜地的成长规律进行理论总结,为后来者提供经验借鉴。以已有会展旅游胜地的成功经验作为素材,对4个典型会展旅游胜地发展作理论辨识,总结出会展旅游胜地的成长规律及其对其他地区的启示。会展旅游胜地成长各具特征,可分为领先发展模式、一会带动发展模式、产业需求拉动模式等;各类模式具有共性,经济实力是发展的基础条件,区域优势是发展的起动因素,政府支持是不可缺少条件;展览业与会议业要求不同,前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后者对环境的要求高。  相似文献   
90.
郑丽清 《兰州学刊》2014,(3):144-152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必要的信任心理既是社会运转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救人反被诬陷"让人心寒,只会导致见死不救不断出现,并造成整个社会人际关系更加冷漠。打破"救人反被诬陷"的怪圈,不能一味责怪人心凉薄,也不能单纯诉诸道德感召。立法对被救助者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和司法对救助个案判决的失准是被救助者失信的重要原因。因此,应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堵塞漏洞,通过立法加大对诬陷者的惩罚以矫正被救助者的失信行为,法院审理救助案件时应严格遵守举证规则,实现对救助者不被诬陷的权益保障,以营造一个有利于鼓励危难救助的安全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