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78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1045篇
社会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由神秘莫测的嫁术和解术构成的都镇湾嫁匠叙事,以其隐秘的文化传统特性网织在乡民的生活链环之中。嫁匠叙事的真实性和神秘性以及亦真亦幻的艺术个性丰富了都镇湾民间叙事传统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12.
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火爆,是2006年最引人瞩目的新闻事件之一。郭德纲打着传统相声的旗号,调用了各种“传统”的手段,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声发展史上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传统,传统是动态的不是僵化的,传统是在适应中生存的。聪明的商家总是善于利用流行话语的市场效应进行商业包装,郭德纲所谓的传统相声本质上是一种迎合流行话语的市场策略。传统话语的流行,有其民俗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背景,当传统的弘扬与民族情绪结盟的时候,许多想像的民族传统就被挖掘、被修正、被发明了。当下的传统话语只是一种轮回的流行话语,回归传统不是必然的济世良药;郭德纲的成功只是个人的成功,而不是相声的成功;相声“回归剧场”不是草根阶层的胜利,而是愤青和有闲阶层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3.
关于在艺术院校中建立云南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间美术进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理论意义,就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宽广的视野去透视整体的文化传统,在原有的中国艺术传统和西方艺术传统两大谱系中,加进民族民间文化系统,使整个美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根基和内涵更为全面、坚实和宽广。  相似文献   
114.
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过去曾有儒、法斗争贯穿始终之说。而学者们则更多地认为儒家道德人文主义是中国历史文化最重要、最具核心意义的精神。若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儒家与法家互补、"德治"与"法治"兼重,乃是中国历史上的基本政治结构,也可视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质。正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对其予以科学分析,能获得多方面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5.
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化价值冲突和文化碰撞亟需学校德育做出自身价值取向的合理选择。面对滋生于经济转轨中的市场文化,德育应做到适应与超越的统一。文化传统的延续与惯性力具有双重性质。德育在对传统的继承中应持革新精神,使继承与革新二者统一。西方文明及其价值体系有代表现代化进程方向的因素,亦有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相逆的因素。学校德育必须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化文明。无论面对怎样的一种社会文明,学校德育必须做出科学的价值取向并统一于现代化发展与社会进步之中。  相似文献   
116.
汉代文人以其强烈的宗经重史意识从事文学创作 ,遂使宗经重史成为汉代文学的突出特征。汉代文学这一性质既是汉代社会所造成 ,又是儒学传统所规定 ,是时代和学术相结合的共同产物。宗经与重史有密切关联 ,汉代文学的重史导源于其宗经。汉代文学宗经重史特质所形成的文学价值观 ,终封建社会之世 ,一直指导着文学的创作和批评  相似文献   
117.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总需要一些哲学和美学思想来支撑。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荒原》的发表给西方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荒原》引用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运用了大量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使之成为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艾略特使用的现代主义手法实际上是他对于“知识”和“经验”的认识论哲理的诗化反映。他使传统与现代交织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促使人们在荒原上进行探索,以求现代精神危机可以得到解救,他的作品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8.
文人聚会结社自东汉以后逐渐蔚为风气,其中招募式的“吟社”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文社或者文人社团相距甚远。文人会社理论也在中国古代有了相当的发展。古代文人会社组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模式不外乎有闲(情逸致)、有权、有钱、有资质(资格或资历)。这也正是现代管理学概括的三个权威的投射:行政权威、经济权威和知识权威。现代中国确有一些类型的文学社团是与行政权威的运作紧密相连的,但经济权威作用于文学社团的情形并不十分明显,在现代中国文学社团的运作中,知识权威乃是最根本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9.
元代特殊社会形态下,游牧文化与中原传统农耕文化在冲击和融合中形成二元消长之态势,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诗歌,诗人群体成分复杂,诗歌内容异彩纷呈,诗歌重实用功能,两种文化的交融碰撞给传统诗歌注入了新的质素而具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20.
东、西方社会在各自自发发展中始终没有走出所谓的“和谐”与“发展”的两难悖境,资本扩张更将整个人类推向覆毁险地。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将中国传统和谐思维与现代化在时空新阈境中实现内在融汇,更是中国超越时代困境的特色之路,它表明中国解决国内、外矛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更高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