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92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13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600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3266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结合文献和田野调查,对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织锦技艺(以下简称通道侗锦)的基本类型与制作工序进行了详细梳理与总结。通道侗锦按颜色可分为素锦和彩锦,按用途可分为日用锦、寿锦、法锦等,根据织造工具不同可分为机织锦和手工编织花带,根据构图方式可分为大花锦和小花锦;侗锦有斜织机和木梳式手工编织两种织造方式,其中斜织机织锦有十三道主要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没有图谱,仅靠织娘口耳相传。通道侗锦是侗族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纹样是侗族民间信仰的符号化表征,它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唤醒当地织娘的文化自觉,营造良好的整体文化生态;同时还必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断调试,既实现对技艺及其文化内涵的坚守与保护,同时又能实现创新和传承。   相似文献   
92.
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话语体系,是国家软实力的显著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运演与实践运行上体现出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内在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实现现实联动。只有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静态支撑、动态联缀,才能更好构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向度,强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3.
封龙山作为“燕赵文化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封龙山文化的形成首先与毗邻曾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其次是它对周边地区的广泛影响而形成了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局面。封龙山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在以后封龙山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包融性,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于三个方面:科学与信仰相容、 佛教与道教双修、修德与崇礼共存。  相似文献   
94.
死亡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丧葬是对一个生命结束的最后处置仪式和对生命体死亡超越的一种寄托。中西方传统丧葬在举办主体及程序、墓地选址及建设、丧葬基调、丧葬用具等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外文化的不同。受中国城市化建设以及西方文化在华传播的影响,中国现代丧葬仪式开始呈现出程序化、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摒弃封建迷信的同时,中国应该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文化最强音。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分析了手机节日祝福短信的娱乐性、“耍贫嘴”现象和机械复制性等文化特征,认为手机节日祝福短信在快速便捷地传递祝福信息的同时,也以虚幻的电子传媒空间代替了情感的直接沟通,以娱乐和搞笑代替了真诚的祝福。手机短信解构了节日的神圣性,对传统的节日生活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使传媒时代的人们变得浮躁和空虚。  相似文献   
96.
从类型角度而言,当前很多展现平民生活理念的影视剧落入了"类型剧"的俗套;从女性主义的立场来看,一些涉及"婚外恋"的影视剧与其说是"劝世寓言",不如说是"欲望叙事";从"视觉产品"的角度看,很多文化题材影视剧基本被当成了"文化怀旧"产品,在强化了它们的"情感抚慰"功能的同时也失落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客观立场.  相似文献   
97.
运用契约型叙事结构理论分析了《沧浪之水》的叙述结构,从叙事结构来看,《沧浪之水》真实细腻地展示了池大为心灵之约的订立、履行、违反到最后轰毁的心路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在社会不良风气浸染下传统人文精神的败坏和毁灭,给传统人文精神唱出了一曲忧伤凄凉的挽歌.  相似文献   
9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历程中,重视在思想文化领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推动民族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运用的特殊社会文化土壤出发,正确处理农民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也在创造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99.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未来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吉登斯《失控的世界》中“全球化”、“传统”和一些现代性理论,揭示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本身的特点,以及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多次强调儒家思想在政府建设新型社会主义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孝道文化为核心的崇德向善理念的理论建构,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其研究视角是重视孝道文化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领会儒家思想占据政府建设新型价值观重要地位的明显趋势,从当代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的内涵定义来界定这一理论;其理论建构是以崇德向善为理念、以孝道文化为核心、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的结构框架;其对策和措施包括坚持“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的原则,采取“家庭为主、学校为辅”的教育方式,倡导“民俗为媒、繁荣节庆”的教育形式,强化“市场搭台、文化立国”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