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篇
民族学   85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54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1047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以山东戈村的女性劳务组织为例,通过观察、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女性劳务组织的生成机制和运作方式,指出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催生了女性劳务组织,而传统互助方式的突破则为其产生准备了外部环境。在描述女性劳务组织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将其特点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内生组织和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组织,并进一步揭示出该组织的社会功能:劳务组织的合作互助特性改善了村庄的生产经营方式;劳务组织的存在和普及提升了女性地位;组织内部的联结和交流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了社区共同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992.
软法治理已成为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路径。在社会转型时期,为能全面反映公民的多元诉求,需要广泛的民众参与以及互动的平等协商。基于对浙江省金华市W村的个案研究,结合对农村软法实施授权的阐释、农村软法资源和软法治理面临问题的现状分析,考量了村规民约、社会团体章程、村"两委"制度和党政机关文件等四大类的农村软法的治理实践。软法治理,弥补了硬法的不足,规范了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了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更有效地推动了村民自治和农村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3.
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是农民工等城市外来常住人口的落脚之地。开放改革之初,由于正式住房市场短缺,进城的农民工不得不救助于非正式住房市场,城中村应时而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为城中村本身的管理问题及其土地蕴藏的巨大级差地租,全国上下都陷入一场“赶超型”的城中村改造运动。而作为城中村居住主体的农民工,他们的住房权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坚持城中村改造方向的同时,制定了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房发展目标,但目标仍然偏低,这决定了城中村作为城市主要的廉租房市场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时的"村落"或是继续发展变为现在的超级城市,或是因为地理位置或其他原因逐渐衰落。现存古村落普遍呈现出空心化现象。结合新安源村落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古村落内部景观以及古村落周边环境两方面提出村落改造中可持续性建设途径。通过对古村落建筑、街道样式中包含的当地特色元素、适宜居住的空间设计、古村落乡野景观营造三个方面提出适合当地村落的景观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995.
文章梳理了技术效率派和制度环境派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提出回到村庄内部视角看待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确定。结合松江家庭农场调查经验,指出村庄强大的集体制传统、基于村落成员权的土地福利分配、形式平等与事实平等兼顾的村庄大公平观等与政府、市场共同建构了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对家庭农场的整体性认识和政策制定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总体而言,当前的村委会选举基本步入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一个自由、公平、规范的村委会选举制度正逐步成型。以浙中某村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显示,村委会选举的提名过程呈现出明显的民主化趋势,尤为体现在初步候选人的提名和确定上,党支部或上级领导较少对选举提名指定;村委会选举逐步程序化和制度化,一系列规范的选举方法得到采用;村委会主任及村委会委员基本为差额选举,选举大多实行了公开计票,并在选举时设立了秘密写票处;村民参与选举活动的程度较高,其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体现;拉票现象普遍存在,且多采用给予物质利益的方式;村委会选举得到了选民的高度评价,村委会选举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97.
以江西为例,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本科生报考欠发达地区村官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家庭住址、报考时父母态度、是否江西人、从政偏好、吃苦耐劳精神、农村情感、村官经济待遇满意度对报考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村官政策了解度、家庭经济状况、村官岗位设置满意度对报考意愿产生负向影响。本科生报考欠发达地区村官意愿受到牵引力、支持力、助推力和扰动力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村域治理环境的变迁,传统的乡村治理理念受到了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村务管理向村务善治转变是新时期乡村治理机制变革的内在诉求。基于"善治"理论的分析范式,村务治理的可问责性是现实村务民主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分析村务问责建制的重要实践价值的基础上,从问责主体、客体、内容和程序4个要素梳理了村务问责体系,进而以村务定责、履责、督责和追责4个环节为核心内容分析了村务问责的内在运行机制,最后揭示了从问责文化的培育、问责法规的完善、问责渠道的拓宽以及问责公开的落实等4个维度的建设和完善来保障村务问责机制的长效发展,以期通过村务问责的建制与完善来提升村务治理的民主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从而实现村务"善治"。  相似文献   
999.
红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政的历史产物,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人民群众的一种政治心理叙事。在革命与后革命两分的前提下,辅以社会学的想像力、民族志的观察力,从日常生活与国家制度的维度管窥红色记忆并进行质性研究,这应该是一种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00.
“九·一八”事变后,伴随着移民政策从初期的“武装移民”转向“二十年百万户移民”,分村移民逐渐成为日本“满洲移民”的重要形态。山形县庄内地区的两市三郡作为一个区域而实施的移民计划,相对来讲规模极其庞大,被称为庄内型分村移民。从大和村的移民输送情况来看,庄内型分村移民为顺应国策,解决农业危机,制定的移民计划规模大,数量多,但从实施结果来看并未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