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海城向属边疆重地。历代统治者都曾在此设治。文化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清初,海城已发展成“界址纵横百里”的“大邑”。其经济繁荣的同时,社会文化受内地影响也较为深远。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民众在无力改变生存现状时,通常把希望寄托在对各种宗教诸神、仙的崇拜上。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宣扬“轮回”、“隐忍”说的佛、道二教在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下逐渐成封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世俗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赋予了去灾捍患、庇佑福寿、诛罚恶人、预知未来等神秘功能,使得佛道二教更加深入人心。公元229年,佛教传入东北,  相似文献   
22.
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天瑜认为,将周秦之际至清中叶的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称之“封建社会”,曾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结论,并长期得以沿用;然而,认真研读马、恩论著,尤其是马克思晚年的民族学笔记,便会发现,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将秦汉至明清称“封建社会”的泛化封建观,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社会原论相悖的。陈启云认为,传统中国究竟是属于“封建型”抑或是“大一统”、“专制”、“独裁”型,如果从“范畴理论”而言,这两者是绝不相容的;但从“历史事实”而言,这两者却常常是并存的——有时是先后轮转(如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并存(如西周、战国、秦汉、隋唐、辽金元)。张国刚认为,我们在看到历史的差异性和各自特色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同一性,所以,关于历史阶段划分,既可以用唯物史观的标准,把中国的中世纪叫做封建社会;也可以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用上古、中古、近代来划分;还可以用时序如史前、族邦、皇权、共和等概念来划分历史阶段,使国内外学者能够在学术上做到沟通和理解。许苏民认为,冯天瑜提出的关于自秦迄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宗法地主专制社会”或“地主社会”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与经济之统一的标准,自秦迄清中国社会性质实际上是皇权官僚专制社会。  相似文献   
23.
莫守忠  刘梦兰 《船山学刊》2001,(2):77-78,99
书院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达一千年之久,官学的衰落和科举的腐败是书院发达的直接原因,精当的管理机构和有效的规章制度,初具民主色彩的管理原则,实行教学开放,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改革和探索,对于我们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改革,是一份颇具价值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4.
林迎 《源流》2011,(23):92-95
在风雨如磐的中国,鲁迅的诞生无疑是一个奇迹。那是科举制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万劫不复的奴才、萎靡的"大清"渐渐走向崩溃的时代,权力的金字塔仍盘踞在一个沉寂了几千年的民族的肩背之上。就在这个充满  相似文献   
25.
不准不做官     
李国文 《社区》2011,(14):9-9
当官,便治人,不当官,便治于人。换言之,要想不被别人治。唯一的办法即是做官。所以,要做官。想做官,不择一切手段地往上爬.甚至踩着他人脑袋、骸骨,用别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是一种生存竞争。追逐官职,谋取官位的时尚。成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26.
自秦汉以降,与社会性质的变化相应,中国社会阶层话语权的发展呈现为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中国封建社会阶层话语权模式、中华民国社会阶层话语权模式与二元社会阶层话语权模式。中国社会阶层话语权模式的嬗变给我们重要启示,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社会均衡阶层话语权模式的建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7.
28.
无论在中国封建社会还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财富标志的金钱,在被人们当做生命目的竞相追逐时,也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学题材.围绕着它,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家不知演绎出多少生生死死、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作者以生动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剥削制度下人性被金钱不断腐蚀、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9.
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产权的权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产权的性质是稳定的,具体表现形态和实现机制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变化。其权能结构大致可以从取得方式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状态等动、静两个方面考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的延续和变迁确实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探讨和谐社会的三个主要理论基础的起源。这三个基础我们认为:一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基础的治国稳定思想:二是270年前,从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著作《道德情感论》、《国富论》直至今天福利经济学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的治国思想;三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把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和在此之上的不同理论基础进行辩证统一的分析,充分认识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以及存在的历史延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