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48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2613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格萨尔王》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其中的谚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广。它是藏族古老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化、宗教、心理特征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12.
泰戈尔在年逾六旬之后开始绘画,在13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两三千幅作品,他的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其画作神秘晦涩的风格、幽暗混沌的色调,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痛苦、嘲笑、怀疑、挣扎,引发了对作品含义的争议,以及对泰戈尔诗歌与绘画孰优孰劣的论争。根据泰戈尔对艺术的理解和论述,诗歌与绘画均是其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表现手段,二者都是泰戈尔充沛的创作生命力的体现。诗歌的优美,与画作中的痛苦并不矛盾。从整体来看,二者都是符合泰戈尔"和谐"与"美"之标准的、具有韵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诗歌创作前后期风格变化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王安石前期诗歌中即有精工雅丽、重视技巧的特点,晚期风格为渐次累积所致;也有观点认为王安石晚年诗歌风格变化与他的隐居生活及佛理研习有关。而从王安石自身来说,晚年由政治舞台的主导者而成为隐居田园的出世人,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作者身份的变化,其内在自我定位、创作关注焦点、心态情致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导致了晚年诗歌在情感深度、思维方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晚期诗歌的外在风貌似与早期有相类之处,但其内在韵致已不可同日而语,也非单纯依靠精深纯熟的技巧所能达到。  相似文献   
14.
胡乔木的新体咏物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其新体诗的精华所在,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诸如由物起兴、物显人情;托物抒怀、物人一体;借物述理、生动形象等等,极具艺术魅力,为新体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艺术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破解学生读不懂古诗的难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借鉴古人的读诗方法,结合古诗的句法结构特征,在教学中通过实施“断”—“译”—“联”—“对”四步赏析法,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心领古诗表面文意,神会古诗情志内涵。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n estimated 230,000 Polish Jews escaped Nazi persecu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by flight or deportation to the interior of the Soviet Un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early postwar Yiddish and Polish sources on their survival in Soviet exile such as poems, newspaper articles, and witness testimonies. Two sets of sources are analyzed in-depth, testimonies written by young people in Jewish Displaced Persons (DP) camps in occupied Germany and Yiddish poetry from Poland and the DP camp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many former exiles were eager to write down their experiences. In doing so, they were aware of the complex nature of deportation and flight that characterized the experiences of Polish Jews in the Soviet Union. In their testimonies many young witnesses express their understanding that they too were “marked by the khurbn.” Whereas Yiddish poetry from the same period helps us understand how writers dealt with their own story of wartime survival outside the realm of German persecution. In their poetry they seek meaning in their own suffering and express their desire to establish a dialogue with other survivors.  相似文献   
17.
诗人张枣一生仅仅创作了百余首诗歌,但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关于传统,他始终有着一种相对明晰的态度。本文选择以声音的视角切入,将通过句式、停顿、词的选择等包孕在情感与意象中的内在化节奏展开,从而在声音传统中去洞悉张枣的诗歌所彰显出的哀鸣与急促等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近代诗歌与先前时代诗歌相比,纪实性更加明显。诗人“诗史”意识普遍增强,诗作更具有“诗史”品格。诗歌叙事越来越切实细致,篇制不断膨胀扩大。得益于近代传媒业和和通讯业,近代诗歌对事件的纪录更加客观、全面、快速。  相似文献   
19.
张枣很早就开始尝试对古典诗学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并进行了比较成功的试验,《镜中》便是一例。通感和"词义借用"使"悔"变得美丽轻盈,人称转换造成了心理空间腾挪,"镜中"这一出色运用的意象统摄了全诗,三者共同织就一个复杂的文本。这些技巧帮助平衡了诗中的轻与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淑玲  张岚 《河北学刊》2012,32(5):91-95
唐代书肆是唐诗传播的重要的渠道之一.书肆的诗文集主要有四种来源:收买诗人的诗卷、雇佣书手抄写诗卷、自由抄诗手炫卖的诗卷、拓印金石铭刻诗文.诗文集的去向主要是士人.书肆为唐诗的即时传播和接受搭建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畅销诗卷对诗人的创作有着积极的鼓励作用,获得诗卷的士人在唐诗的熏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诗艺影响,这些对唐诗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