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631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66篇
理论方法论   144篇
综合类   1223篇
社会学   347篇
统计学   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阅读媒介逐渐发生变化,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平台阅读具有阅读时间短、信息量大、信息复杂性相对较小等特征。对在校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阅读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平台阅读不一定带来知识碎片化,大学生也并没有盲目相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社会交往功能相对有限,社会互动中传播信息的认同感、代入感并不明显,但重要他者传播的信息会提高信息本身的可信度,热点信息也极容易带来社会共鸣感。  相似文献   
12.
马建昌  张颖 《人文杂志》2015,(1):125-128
作为全民共有共享的文化遗产,城市大遗址的保护利用需要公众广泛参与。本文以唐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为例,分析在公共治理理论背景下,大遗址保护利用中公众参与的多种方式、积极作用、存在问题及改进举措。  相似文献   
13.
政府积极与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找到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可实现“双赢”。“邻避冲突”的内涵与特征“邻避”(Not In My Backyard,NIMBY)一词起源于西方,是美国学者O’Hare在1977年最先提出的。主要是指社区居民害怕核电站、垃圾处理站等产生的环境风险,反对设置这类公共设施,称之为“邻避设施”(李永展《邻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与计划》,1997年第1期)。而因这类设施引发的抗争就演变为“邻避冲突”、“邻避  相似文献   
14.
李春梅  杨姣 《天府新论》2018,(4):119-128
公众廉洁感知的因子探析是科学清晰地界定廉洁内涵的基础。文章采用问卷调研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北京、武汉、福州、太原、银川、成都六个城市的1809份样本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公众廉洁感知是由三因素构成的,分别是公众对政府机构的廉洁感知、公众对立法机构的廉洁感知和公众对监督机构的廉洁感知。三个维度的公众廉洁感知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一研究结论将对廉洁感知的测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纷纷建立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对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校园化和大众化、便利校内外师生。在发挥这些功能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辐射范围较小、发布内容理论性过强而趣味性较少、栏目建设无序、更新和发布频率过低等问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试图从内容建设、栏目版块建设和微信运营团队人员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因其良好的人机互动特性而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福州市各区级公共图书馆积极借助微信公众号来推动图书馆服务发展。该文归纳了当前福州市各区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概况,分析了福州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州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与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转型下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使得众多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环境正义,作为利益平衡的“天平”,是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法律价值追求。然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在有法可依的应然与实际参与的实然之间存在差距。在环境正义理念的指引下,为了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应当对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过程中公众参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在法律上做出系统的规定,健全公众参与决策的机制,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完善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森林被私人享有的林权分割成部分人的私有财产,导致公地被侵占而急剧减少,其原因在于私人财产权性质的林权在森林这一公共物品上的错配。依据"公众共用物使用权"理论,建议借鉴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对我国森林所有权做公物解读,构建具有公众共用物一般使用权性质的森林进入权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政府决策视域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不足,使相关利益群体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或者利益受损,引发公众采用非理性的方式对政策进行抵制,引发群体性事件。为此,就要革新政府决策习惯,正确处理公众参与价值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矛盾,构建有效的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化解矛盾、缓解冲突,以避免或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