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631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66篇
理论方法论   144篇
综合类   1223篇
社会学   347篇
统计学   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展至今,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原则等已经渐成体系,但在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和落实这些原则依然有待探索。作者对英国湖区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实践进行了民族志考察,发现了贯穿于其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即强调文化遗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在保护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同时,凸显其当下意义,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古今关联。在实践中,这一理念通过整体保护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2.
《社科纵横》2019,(8):123-126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存在着定位模糊、特色不突出、管理不规范、政治意识不强、缺乏影响力等问题,需要强化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要遵循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优秀传统方法和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及"微"中求"大"、"微"中求"特"、"微"中求"真"和"微"中求"实"的原则。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要建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管理者的"把关"机制、"网络红军"的培育和引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的过程管控机制和平台运营的评价考核和效果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3.
近几年各种各类的档案机构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借此开展公布档案工作动态、宣传档案文化、提供档案服务等工作,本文通过调查统计的方法总结了当前档案微信公众号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以档案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情况为研究重点,根据WCI指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档案微信公众号,具体分析它们在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办事服务的建设情况,从而了解目前档案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概况,为优化档案微信公号服务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4.
刘巍 《东南学术》2021,(2):232-239
文学批评类微信公众号因其选择立场、参与性和传递性实践、与读者的协商及共存样态等优势,成为读者最容易抵达文学批评的新方式.文评公号通过建构开放且细化的时空模式将社会关系重组,脱域在空间上将文章写作与发表的动态过程发展为多对多的立体几何传播,在时间上将信息资源整合.时空脱域导致了社会关系的脱域,又导致了主体的重新“赋权”,但这“赋权”是以新媒体的规定性和关联性为前提的.从批评的概念、功能和接受方式上看,文评公号的繁盛带给文学及文学批评的生机大于危机,文学及当代文学批评不会被终结,而是一项未完成的设计.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全国24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服务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发现其信息推送服务中存在着中医药特色不鲜明、中医药科研内容比较少、互动性比较差等问题。建议通过设置中医药特色专栏,弘扬中医药文化;丰富推文内容,优化推文形式;嵌入读者互动版块,加强互动交流等途径,优化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服务。  相似文献   
26.
非排他性是公众环境权的核心特性。为适应环境权理论的纵深化发展,除了从外部视角审视环境权的属性、内容、定位等特征之外,应当从内部结构对环境权本质特性予以剖析。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导致生态环境治理受到外部性理论与搭便车效应的制约。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公众共用性,既有的环境权利理论应当接受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两大特征的改造。公众环境权的非排他性体现在主体的不特定性、客体的非拥挤性和内容的共享性等方面。将公众环境权理解为公众对作为公众共用物的生态环境享有的非排他性权利,意味着可从保障权利主体的非排他性与客体的非拥挤性两个面向来实现对公众环境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7.
公众参与是"河长制"实现"河长治"的关键。在地方主官主导实施的河长制政策中,公众积极参与的内在逻辑在于该项政策本身所蕴含的政治势能。即"党的领导在场"凝聚政策共识,为公众参与"行政赋权",吸引公众主动参与,为公众参与提供引力;"构建权势"实现组织力量整合,畅通公众参与的组织渠道,提升公众参与作用的权力层级,为公众参与提供拉力;"借势成事"促成政府多措并举,增强公众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渠道的多样性,为公众参与提供推力;强政治势能推动下的配套制度建设使公众参与可持续。为使公众长效参与治水,确保"河长治",需要各级政府在河长制政策实施中进一步凝聚共识,尊重和保护公众正当利益,加强和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8.
公众有效参与立法活动能够促进立法的民主性,提高法律规则的可实施性。2018年12月,美国《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实施细则)》公布于世。除具体条文外,另有详尽的公众参与制定该规则的全过程记录同时发布。通过对美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全阶段进行分析发现,其公众参与立法程序较为完善且公众参与性强。结合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现状,提出引入“立法预先公告”程序,扩大公众参与主体范围、增加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适当延长公众评议时间、完善公众评议反馈制度、进行充分的立法信息公开等具体建议,切实保证公众在参与立法过程中获得现实参与感,以促进立法民主化、科学化,为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29.
各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同诉求以及为衡平要约收购当事人双方对立的力量,立法者对本国要约收购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增持目标公司股份之违规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惩处路径: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所得股份,日韩两国严禁行为人行使表决权,甚至引入刑事处罚;美国则只对违规人予以轻微行政罚款,并否认目标公司股东损害赔偿请求权。我国立法应当博采众家之长,在大体宽容的法律框架下,就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增持股份行为,区分不同目的,对投资获利的股权投资人,采用美国的轻微处罚方式;对获得公司控制权的要约收购人,须限制其违规取得股份的表决权。  相似文献   
30.
村干部在村庄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在实践中村干部行为却出现了日益权变的趋向。通过对S省J县7个村庄的项目进村的案例比较研究发现:村庄资源禀赋与公众参与是影响和塑造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关键变量。项目进村中,村干部角色在国家“代理人”与村庄“当家人”的制度角色定位中出现了变异或偏移,呈现出“撞钟型”“横暴型”“分利型”“协调型”干部四种行为类型,村庄治理也由此呈现为“沉默秩序”“普力夺秩序”“谋利秩序”和“多元治理秩序”四种治理型态。新时代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对村干部角色具有纠偏和规制效应,促使村干部角色回归其应然位置,促进乡村多元有序治理和良善秩序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