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威海城市定位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国 《城市》2008,(2):41-44
一、城市定位及其基本原则 城市定位是通过对城市资源、城市文脉、城市历史等内容进行梳理,按照惟一性、差异化等原则对城市的核心性资源进行挖掘的一个过程。通过城市定位找到城市的灵魂,并把城市的核心和灵魂放大,通过城市定位来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城市文化资本,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循环型城市社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遵循客观的规律,建设循环型社会就是这一客观发展规律的表现。而循环型城市则是循环型社会的一个载体,是循环型社会视野下的一个空间化概念或场域概念。循环型的城市产业又是构建循环型城市的一个核心性内容,承担着循环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构建循环型的城市产业成为中国城市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通过对循环型城市产业的价值、循环型城市产业的构建战略和相关保障体系等问题的探讨,以求能推动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反哺即反向社会化是当前农村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一场划时代革命.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达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深层的在于它意味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承模式的革新.本文在对国内外此领域经典理论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检视和梳理的基础上,以这些研究的局限和盲点为突破口,展开探索和研究.分析了文化反哺在当前农村代际之间的基本内容,并对新型农村文化传承模式进行了合乎历史的预测及评判.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党所处的环境、承载的阶段性历史任务以及自身历史方位与革命时期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单主体单向度特征的群众工作模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甚至存在局部"失灵"的状态,党的群众工作模式迫切需要向多主体多向度工作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5.
城市竞争的加剧导致政府对城市定位战略的重视,城市定位是一个城市新的发展空间的创造和扩展。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给城市一个差异化的、唯一性的定位。目前的威海城市定位缺乏唯一性的特色,将会影响威海城市的发展速度。本文通过对威海城市现状的分析,运用差异化的定位策略,威海的核心定位应该是打造一个"中国的韩国城",全面接轨韩国,形成一种互补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本科教育中惟一涉及工程化管理和技术的课程,以往的教学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作者总结了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方法和思考,对软件工程教学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在当前社会,构建循环型城市与循环型社会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线。而构建循环型的新型产业是实现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社会的必然路径选择,是构建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关系概念,包括城乡关系和谐、阶层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等。阶层关系和谐实质上就是阶层结构的和谐,其中最关键的又是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实现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结构性支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邱绍义  张登国  臧红 《东岳论丛》2002,23(1):139-140
中国农村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若以 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试行 )》通过算起 ,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到 1997年底 ,全国农村共有村委会 90多万个 ,村委会干部 3 78.8万名。目前 60 %以上的村庄都初步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1 ] 。自 1998年以来 ,全国普遍完成了三届选举 ,其中福建、河北等省已完成了第四届选举[2 ] 。这些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作出伟大的实践 ,并在此过程中大胆地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造 ,为村民自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村民自治的伟大意义村民自治的实施 ,给农村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我国家庭生活质量研究的历程回溯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国  王培刚 《学术交流》2007,(11):129-132
自1987年以来,我国家庭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领域的指标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已在三个方面基本取得共识:一是分析测量家庭生活质量应采用主观和客观双重尺度;二是应从满意度而不是幸福感角度去测量家庭生活质量的主观感知;三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核心因素为婚姻质量。但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1.许多指标测量过程事先并没有进行慎重的理论思考,也没有对家庭生活质量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明确界定;2.不少研究对家庭生活质量究竟含有哪些层面及各层面之间的关系关心不够;3.一些研究热衷于为家庭生活质量估计一个单一的刻度;4.家庭生活质量的主客观指标单一使用或混合使用局面同时并存,研究成果之间难以形成对话平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家庭生活质量测量的科学性、指标的灵敏性和可感性、指标的信度和效度等均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研究层次的提高和学术深度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