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2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90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79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46篇
理论方法论   289篇
综合类   4655篇
社会学   25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动画前期创作是整个动画创作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阶段,当前动画前期创作的困境在于创造者的大脑中缺乏可转化的图像素材以及右脑思维发挥不足。如果想要切实提高创作的质量,必须对赖以工作的大脑进行充分的认识,了解左脑和右脑各自的功能和运作特点。基于动画前期创作建立大脑图像库是一个新课题,通过该课题研究可以提升动画创作者的创造力,进而提升国产动画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2.
人类要合理收受自然的“馈赠”及“回报”,首先要有惜生情怀,有善性的姿态,能有机和谐修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条件下与非人类生命同行有机—过程。人本是“善性”存在,理应对非人类的万物生命怀有尊重感和怜悯之情。非人类生物的生命能够成为文学叙事的重要对象,成为关系性的“中介”,呈现文学的一种本有之态。文学与人的其他精神活动协同调节,与人的物性肌体相契合,合力作用生命有机体。文学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一切存在有机感应与交融,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结构及多重意义指向,使生命机体能够有精神导向性。文学叙事的惜生情怀,能够畅叙生命,其关注点不只在人的自体生命,更在明晰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有机交往。非人类生命的生物习性和独有的坚守、韧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及相互间互动、互生机理的适应且遵循,是其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对此深层认知及体认,不仅能使人类习得对非人类生命救助的技法及策略,更能成为人类自我守持的必选之策。对于文学而言,惜生也好,救助也好,既能解构一种“最后”之境,也能通过朝向未来的伦理叙事明晰当代人如何为子孙后代行伦理善事。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许三观卖血记》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恶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作者个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血头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可对于他来说卖血已成为他度过生活难关的唯一办法,无法卖血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他坐着,哭了。  相似文献   
106.
自20世纪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问世以来一直被誉为哥特式小说的典范。本文试从哥特式的死亡主题、时序颠倒的悬疑叙事法以及怪诞扭曲的人物形象等角度,解析小说的哥特式特征,并进一步挖掘作品的创作理念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现代作家自传是在继承传统传记文学观念和借鉴外来传记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以鲜明的主体性、多重的叙述话语、彰显个性的成长叙事和心理化叙事,以及与文学文本的互文等特征体现了中国自传这一文体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08.
文章首次系统地追溯与刻绘出英美汉学界中西比较文论研究的轨迹,主要将之划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分疏为比较诗学与比较叙事学两大研究类型。在检索与思考这些历史现象时,文章试图揭示出潜藏在不同比较模式之下的内在视角或“标尺”,进而指出,模式的变化往往受制于一系列在多层次上分布的要素,如中西之间话语权力的对比、西方社会的自反性问题意识、文化观念或学理方法的变迁等,这些要素会以不同的比重影响到比较文论研究前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文学界对凯瑟琳·安·波特的研究多停留在其写作风格上,实际上,如果结合小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8年大流感爆发的背景来看,她的短篇小说《灰色马,灰色的骑手》是一部创伤小说。其中的创伤叙事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创伤修复,更揭露了被帝国战争话语掩盖的集体创伤,是对历史叙事的一次积极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110.
刘小兵的《积极叔》是一篇典型的包产叙事的文本,真实地反映了包产的复杂过程,表现出转型期的复杂思想。从政治、伦理、道德等维度对其进行解读,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包产进程的原貌,而且对探讨知识分子的创作心理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