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0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1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30篇
丛书文集   2963篇
理论方法论   465篇
综合类   2876篇
社会学   17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儒家思想有其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感,这是它同马克思主义能够相契合的一个重要缘由。因为马克思所特有的运思方式,就在于在西方哲学史上恢复了对时间性的信赖,开辟了"历史地思"的独特路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运思方式上的一致,才是两者实现其可能之会通的根本前提。因为它从哲学意义上保证了会通双方在元问题(meta)层面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26.
27.
无神论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可以将马克思对宗教的理论态度定位为科学的无神论,但不能将其"科学"视为自然科学或数学意义上的科学,而应把握为超越科学的真理性维度。因为在马克思的无神论思想中蕴含着理性对于知性、辩证法对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上的超越与变革,这就决定了它的内涵已超出了"科学"而达到了"真理"无神论的理论层次。自西方近代以来,18世纪的法国无神论是仅就宗教表象进行批判的,应隶属于知性的科学无神论;马克思的无神论立足于宗教的实践"内容",是辩证思维层次上的真理无神论。  相似文献   
2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10月到1844年2月,并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其对宗教的研究表明,只有真正的认识宗教,批判发展宗教,才能在宗教的带领下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29.
杨楹 《天府新论》2015,(2):16-22
从蒲鲁东的理论视野来看,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矛盾的体系",并且其理论支撑与内魂是形而上学的逻辑。因此,蒲鲁东判断,作为"矛盾的体系"之经济学中的"哲学"是"贫困的"。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以蒲鲁东为直接批判对象,而处处都将批判指向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观念论哲学。在批判的过程中,深刻地阐释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波普尔的理论架构中,波普尔按照他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与逻辑、方法原则与标准来审视社会科学,包括历史科学,进而对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实验"、"社会规律"都一一加以否定,其目的是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原则和逻辑来建构"社会科学"。"理论"要超越"贫困",就必须坚持理论面向现实生活的根本原则,抓住现实生活或时代的根本问题,一言以蔽之,"理论"必须以"真实的问题"为指向,方可彰显理论在批判现实、建构未来之途上的革命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的真理观揭示了真理的实践特点,这种体现人的本原性、价值性的人文关怀,使得人们在对"真"的认识上增加了"美"的尺度,这种尺度的增加使得人们在对真理的追求上不仅仅合乎规律,同样的合乎目的。这种终极的道德关怀也是对人的自身价值和意义的确证。马克思走向社会生活和实践思维的真理观,相较于旧哲学,虽明确了自己真理观的全新视野,具有深刻性、真实性特点,但是,我们应将这种特性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及丰富性之中,从而从实践中掌握真知,确切的体悟马克思真理观的深刻内涵与光辉洞见,深化并升华其精神内涵,使其真理观走进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