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虽然慈善一词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使用的,但相当于慈善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在中国早就已经出现了。因此,中国慈善事业的思想渊源不仅可以从佛教教义中去寻找,还应该到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去探求。要而言之,构成中国慈善事业思想基础的主要有:①西周以来的民本主义思想,②儒家仁义学说,③佛教的慈悲观念与善恶报应学说,④民间善书所反映的道教思想。上述诸方面的合力,加上社会因素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不断趋向兴盛。  相似文献   
62.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自孔子形成“仁智勇”三达德和“仁义礼”的修身模式以后,子思、孟子以下诸儒随时变迁,各有构建。子思托其圣祖力倡“仁义礼智圣”五行,孟子私淑孔门开启“仁义礼智”四端,荀子常用的则是“仁义礼乐忠信”的搭配,至董仲舒最终形成“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儒家的核心价值以其简单明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深入人心,影响中国社会达两千余年。儒家学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其思想内涵不仅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而且因地变迁、各呈意态。地处西南的巴蜀地区,自古具有法天则地、重道贵德的传统,蜀中学人将道家思想与儒家理念结合,创造性地构建和发展了“道德仁义礼”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原儒者“仁义礼智信”之外别开一枝,独具特色。这一观念从西汉严君平开其源,扬雄扬其波,中经唐之赵蕤、宋之张商英、苏东坡,明之来知德,直至晚近刘沅、段正元等前贤的继志绍述,形成了持久一贯的“蜀学”核心价值体系。相较于正统儒学的价值观念,“蜀学”的核心价值具有“形上与形下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功能,正可弥补儒家对本体性终极关怀和道家对实践性现实关怀等方面的缺失。厘清这一价值体系,对于促进儒道互补、知行合一等新儒学体系构建,不失为可以备选的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63.
人不独是一种个体性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性的“类存在”。西方哲学中的“类”观念在自然哲学的意义上所标的的是物因其所具有的“共相”而组成的集合,而它在康德与马克思那里发生了某种重大的转型,使得一种更为始源性的含义被揭示出来。这种发生在西方观念系统中的转型开启了与儒家哲学对话的契机,并由此为理解儒家的“类”观念提供了新的立场和视角:“类”乃是人经由自身之自觉活动所实现的兼容同一与差异的存在样态,儒家目之为“群”。而“仁义”之道在“类”观念的视角下或可作如此解释:“仁”代表了人天然本具的与万物相感通的通性,这是作为个体的人得以参与到整体性构成之中的基础;“义”则代表了人能够在实存中容纳后天差异性内容,捍卫并成全特殊的、个体的“自我”之德性。  相似文献   
64.
与朱熹“仁义未尝不利”讲仁义并不排斥利但反对“利心”一样,王阳明极力反对当时的“功利之心”,并且推崇董仲舒所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反对“谋其利”“计其功”,同时又讲“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并不排斥声色货利.但是,朱熹并不赞同主动求利,而王阳明则赞同在致得良知的前提下,对于声色货利的追求,并不反对主动求利,因而与朱熹有所差别.尤其是,王阳明还明确讲“使在我果无功利之心,虽钱谷兵甲,搬柴运水,何往而非实学”?又讲“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讲“四民异业而同道”,对工商多有肯定,显然较朱熹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最新推出     
正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儒生与国运》刘修明著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独有的特殊文化——儒学,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儒生。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则是儒生的处世哲学。儒家和儒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情  相似文献   
66.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的代表思想,但它并不能完全揭示嵇康思想的全貌.嵇康提出“越名教”的目的是“任自然”,但“任自然”的真正落脚点却在“归仁义”.他认为,先圣体悟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情,才创立仁义制度,行仁义于世.为了实现仁义,嵇康又提出践行礼法的主张.嵇康的思想以“越名教”始,以践礼法终,在这个循环中,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变得成熟.  相似文献   
67.
"性与天道"问题是宋代理学奠基者们所致力探讨的核心问题。在"性与天道"的探讨中,张载与吕大临以性善之性亦即仁义之性为中介将天道、天理与儒家的价值原则和人伦规范联系起来,他们既视儒家的价值原则和人伦规范为天道、天理的体现,以维护儒家价值原则和人伦规范的必然性、普遍性、合理性;同时亦视儒家的价值原则和人伦规范出于人自身本具之仁义之性,从而使儒家伦理学不失为一种康德所说的自律伦理学。  相似文献   
68.
无论思想还是行为,孔子都坚持“过犹不及”的中庸原则,他既反对“不仁”,也反对“过仁”。然而在其后的儒学发展中,由于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原因,孔子仁义标准进入一个不断被拔高的过程。过度拔高仁义使其失去了可实践性,只能成为可以仰视却无法企及的海市蜃楼。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拔高,一方面使儒家思想因无法取信于人而逐步式微,另一方面在社...  相似文献   
69.
庄子哲学重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庄子哲学历来多被认为出世哲学,或生命哲学,或自然哲学。这实是对庄旨的误读,抑可称为得庄子微旨。本文认为,庄子哲学乃大道哲学,其义理可从溯本求源、大道流行、新政治观这三个渐次递进的哲学思维逻辑层面加以把握。基于这一重新阐释,对庄子哲学,就其立说之本旨,应释之为积极进取、人时济世的哲学。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贾谊的《过秦论》为例,中肯地探讨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贾谊认为,秦兼并六国,用的是法术诈力,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是必要的。但统一以后,为了巩固政权,就应该改弦更张,施仁心,行仁政、德政,以仁义为本。秦朝之所以灭亡,就在于取得政权以后,仍然以法术诈力为统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国策,不懂得"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贾谊建议汉文帝要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仁义"治国。他的思想不仅对汉文帝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对后世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