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现象学看来 ,意识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不可超越性 ,即意识包容自我底一切 ;我们也永远无法在实际上超出意识来谈超意识。二是意向性 ,即意识总是有所指向 ,总是在自身内带着自己的所意识 ;或所意识的一切都具有一种意向性结构 ;或我们所意识到的一切都在意义上与另外的所意识相关。三是流动性 ,即意识是一种赫拉克利特式的奔流 ,每一当下的意识都带着与当下相联系的过去与将来。关于意识的科学只能是建立在反思、直观基础上的描述性科学 ,是意识底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62.
刘永富 《唐都学刊》2000,16(3):16-27
一哲学思考主要是从前提性预设的角度去思考,是“从揭示、考察相应的终极前提入手”来思考。因此,如果前提性预设已经很清楚,那就不需要哲学思考。从前提性预设的角度来思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规定性预设的考察。主要考察:归根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怎么才算、怎么不算;根据什么、从哪些方面来确定是什么与不是什么、怎么才算与怎么不算;已有的、已经给出的“怎么才算与怎么不算”是否成立、是否必要。第二,对成立性预设的考察。主要考察:归根到底是否可能,是否惟一可能;何以可能与不可能,根据什么、从哪些方面来确定何以可能与…  相似文献   
63.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而且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自二战结束后,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尤其是台湾问题,日本人的从中干扰,中美两国的关系始终处理不好,有时双方甚至抱有敌意.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严重干扰了双方的正常经贸、政治交往,影响了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4.
对文明的辨析是关于文明的学术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前提与基础。对概念的辨析一方面应该以人们对表达概念的语词的实际使用为根据,另一方面应该具有逻辑的一贯性。文明的实质是为生活共同体所普遍讲究的总体的生活方式。有多少种活动就有多少种文明。不同文明的高低优劣取决于所讲究的方式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多少种能力的充分协调发挥。  相似文献   
65.
一、主体性与主观性、客体性与客观性的一般意义 汉语中的“主体性”、“主观性”、“客体性”、“客观性”作为哲学语汇都源出相应的西方文字。这几个词最初出自哪一种西方文字我们尚不得而知;不过英语中的“subjectivity”和德语中的“subjcktivitat”都被译作“主观性”,而英语中的“objectivity”和德语中的“Objcktivitat”都被译作“客观性”大概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66.
目前许多哲学教科书,在说明构造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时,一般都认为,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来源于恩格斯。但是,当我们对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作深入的分析和考察之后,就会发现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仅不是来自于恩格斯,相反,它与恩格斯所理解的哲学也有许多不同。因此,本文主要就思格斯所理解的哲学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68.
论真假     
论真假刘永富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研究所真假问题是古老而常新的问题。从哲学产生那天起,哲学家们就开始了对真假的考察;但是像“到底什么有真假”、“怎样才算真、怎样才算假”以及“真假的类型”。“真假的确证”、“真假与善恶、美丑的关系”等等至今都仍然被认为是问题...  相似文献   
69.
从所知学的角度看哲学基本问题的重新判定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所知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从形式化规定和内在要求来看,一门学问的基本问题是这门学问的判定问题与可能性问题;哲学的制定问题可化为与最初的实际使用相一致的"哲学"一词的初始含义问题;哲学的可能性问题可化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想知与实知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要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