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澄清两个问题:第一,郑钦此人,当作“郑敬”。宋人赵次公为杜诗作注时。由于避宋讳——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名敬,遂改“敬”为“钦”。后人不知就里,也就一路以“郑钦”相称。第二,说吏隐之典,“出《汝南先贤传》郑钦事”,完全是子虚鸟有之事。换言之,“吏隐”的用典,和郑钦毫不相干。究其致误的原因,盖误读《汝南先贤传》所致。  相似文献   
62.
严武是唐代民族战争中的风云人物,两《唐书》本传对严武的执政和人品的记述,却颇多微词,与时人杜甫对严武的评价相比有所不同。将史书与杜诗对严武事迹的记录与评价之异同进行对述,对史书本传对严武的微词加以辩驳,给严武以公正的历史定评。  相似文献   
63.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诗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杜诗以其现实主义的内容,关怀社稷苍生的重大主题,朴实真挚的感情,工整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沉郁顿挫的风格等而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并极大地影响着他以后的诗人,成为后人学诗的典范,评诗的标尺  相似文献   
64.
民国夔州诗是夔州诗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在它身上既有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刻烙印,也携带着历史文化传统的脐血。它把山水情怀与历史反思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它把杜诗情结与人文关怀融为一炉,继承发扬了杜甫夔州诗现实主义精神;民国夔州诗中燃烧着抗战烽烟,辉耀着民族之魂,在大后方抗战文学中独树一帜;它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化人格和诗艺品格;创造了风采灿然的诗歌意象,表现了独具魅力的峡江风情;民国夔州诗既不乏名人之作,也涌现了不少乡土诗人,形成了一个颇有实力的本土诗群;它受新诗崛起及“文学革命”的影响甚微,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生态,保持了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诗美风采。  相似文献   
65.
在杜甫批评史上,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是一部重要著作.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重心领神会,重感悟心解的民族传统,以心解心,以心会心,以心传心,确立了杜甫批评史上一个重要批评范式.浦起龙强调,作诗、读诗、解读,全在一个心字;离心以索杜,必无所得,以心印心,方有自见.以心解杜,浦起龙发现了解杜的最佳路径.好诗当以心解之,浦起龙把握住了杜诗的主骨和血脉,深得杜诗风神.  相似文献   
66.
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用绘画领域李思训的北宗、王维的南宗,来对应诗歌领域写实派的杜甫、神韵派的王维,说明中国旧诗、画在正宗、正统批判标准上存在分歧.实际上,绘画的"南、北宗说"编排体系混乱,且"南、北宗说"主要是针对山水画,难以概括整个绘画领域的全貌,因而在推理上存在以偏概全的漏洞.对于中国旧诗而言,钱钟书赞同"神韵无处不在"之说,那么杜诗也就成了最富神韵的典范,就不能与王诗的神韵构成对立.中国诗坛的头把交椅虽然不是王维,但广义上的神韵派却堪称中国旧诗的正统.  相似文献   
67.
杜甫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间(736——741),第一次漫游齐赵。在此期间,他写有《题张氏隐居二首》,一为七律,一为五律。关于这两首诗,前人论述很多,意见颇不一致,归纳起来,分歧主要有三:一、“张氏”何人?二、“石门”何地?三、二诗是否同时所作?就此三点,略抒鄙见,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68.
杜诗精于炼字,被历代诗论家奉为典范。其艺术经验主要有三点:其一,锤炼浅易之字,于浅易中蕴深意;其二,锤炼活字,使笔下物象具有蓬勃生机;其三,锤炼虚字,虚中蕴实,使诗句劲健有力。炼字之工,导致杜诗无论叙事写人、描景状物、抒情写意,均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69.
诗歌中的双声叠韵既是语言现象 ,又是艺术现象。杜甫最善于使用双声叠韵 ,其数量之多 ,结撰之精妙 ,是其他诗人不及的。文章分析杜诗双声叠韵构成的几种基型 ,指出双声叠韵的频繁使用显示了诗人驾驭语言的卓越能力 ,同时使其诗产生一种铿锵和谐、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0.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现实主义深化的标志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本文通过比较 ,深入地阐述了这首诗表现出来的诗人积极入世的态度 ,勇敢地面对、批判现实的精神 ,投身政治、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思想。这首诗深刻的思想 ,浓郁的感情 ,沉郁顿挫的风格 ,把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诗人后期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诗人现实主义道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