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3年前,刘大印写过一篇《在泥土上生长的文学期刊——〈农民文学〉办刊点滴》;3年后,刘大印应约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题目改为了《在泥土上成长的文学期刊——〈农民文学〉办刊札记》。他说"生长"和"成长"虽然是同义词,但用到细处还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生长,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成长,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农民文学》办刊4年了,一字之差,一言难尽,真有点应了古话"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相似文献   
72.
正硝基咪唑类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常用药物。该类药物的第一代产品为甲硝唑,又名灭滴灵,最初被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后发现对口腔内多种厌氧菌感染有效而逐渐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甲硝唑是一种高效价廉、能杀灭专性厌氧菌的药物,不易引起菌群失调,也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它与大多数常用的抗生寨无配伍禁忌。部分患者使用甲硝  相似文献   
73.
《华严经论》的一乘思想包括"简别"和"融会"两个方面,"简别"即对"大乘"与"小乘"以及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三乘之间的差异和优劣的判析;"融会"则是以"一乘"或"佛乘"来统摄大小诸乘,使一切众生皆入佛道,获得究竟涅槃。《华严经论》的一乘思想受到了《十住毗婆沙论》和《涅槃经》等经论的影响,与后来的华严宗的"别教一乘"思想有很大差异。这种独特的一乘思想对理解中国佛教中的一乘思想的嬗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4.
楚凤酣歌恒舞、簪花佩草、饮露餐华、通天达神、引魂升天的神异性状,自由奔放、刚柔并济的形象与精神气质,充分体现了楚地域特征与楚民族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楚凤兼具神性与德性,楚人视凤为灵物,楚凤既是巫的化身,又是真善美的象征.将楚凤称为灵凤,正和于“灵”在楚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及丰富美好的意蕴.  相似文献   
75.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悲剧创作中最深沉、最阴郁的一部,主人公裘德在欲望的驱使下挣扎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灵魂与肉体始终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但最终理想破碎,爱情幻灭、孤独凄惨地死去,他的悲剧是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76.
赵师秀是四灵之首,是江湖诗宗之一,还是宗室文人的代表作家。多重身份集于一身使得赵师秀的诗歌创作展现出别样的风采:其诗歌创作在内容取向上体现出一种不讳贫穷的平民精神向度;在艺术追求上主要向晚唐的贾岛、姚合学习,崇尚苦吟与摹拟。他是宗室文人平民化趋势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7.
灵氛是本雅明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距离感、真实性、自律性和崇评价值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契入点,本雅明揭示了灵氛的内涵和意义,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复制艺术的成就和价值。  相似文献   
78.
刘托 《山西老年》2014,(12):54-55
宏村人运用了类似"仿生"学的设计手法,别出心裁地将村落布局与传统农耕文化象征的水牛相比附,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万物有灵"思想的活化。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1公里,整个村落坐北朝南。  相似文献   
79.
韩冷 《学术探索》2007,9(4):118-122
在上海这片古旧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土壤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五四启蒙理性的影子,又可以看到崭新的都市所承载的前卫现代的性伦理观念的身影,同时随着革命文学逐渐火爆,还不时有革命理性的身影在文本中闪现。海派作家与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茅盾为代表的革命文学、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的性爱叙事的文学共生场。从五四时期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到海派作家对爱情的解构,到革命文学中作家对"灵与肉"的弃绝,再到90年代之后的部分作家的无爱性,我国文学领域中灵与肉的张力关系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80.
王勇 《唐都学刊》2007,23(4):43-48
鉴真作为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象征,近年备受中日两国学术界关注,但是研究者多侧重于宗教、历史以及艺术、医学等,运用文学资料独辟蹊径者寥寥无几。日本学者藏中进较早注意到唐诗与鉴真的关系,指出唐人皇甫曾《赠鉴上人》实系送别鉴真之诗。这一独创性阐释,不仅对传统的鉴真研究形成冲击,而且也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增添佳话。本文在吸收和扬弃藏中进成果的基础上,对《赠鉴上人》文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认为《全唐诗》列为别题的“赠别筌公”应是正题,并利用唐人佚书《延历僧录》的资料,论证“筌公”或为鉴真名号;同时稽考皇甫曾与鉴真的人际关系,指出灵一、灵祐是皇甫曾与鉴真交往的接点,纠正了藏中进的某些观点,补强了藏中进学说的部分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