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3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81.
宋代题寺诗通过寺院的公共传播后,有些作品很快流布众口,甚至成为一时经典;少数作品还会被镌刻入石,以诗碑形式延伸传播;有些经过往读者抄录而得以在地志笔记中留存,成为后人辑录的依据;而多数作品则因涂削坍毁或风雨侵蚀而消亡散佚。不同际遇构成题寺诗存佚与变迁的多重因素,对《全宋诗》的整理与辑录产生直接影响,漏收、重收、误收及版本差异等各种现象同时存在,对这类作品进行补录、甄辨乃至纠正是更好的保存文学遗产的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82.
《政和五礼新仪》是北宋政府正式颁行的第二部国家礼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中国古代礼典传统,开创了“礼及庶人”的新局面,堪称古代官修礼典的典范。整部礼书的编撰过程和礼文内容都充满了封建社会礼仪教化的社会功能,也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如宋徽宗的个人思想色彩,他甚至还予以亲自定夺。由于礼文内容不适合当时的民间社会,影响了礼书在各州县的推行,产生了许多问题,但是在当时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3.
厘清育人目标、着力落实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研究生英语教材开发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将爱国精神、探究精神、协作精神、学术道德和国际学术交流意识等融入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并将其隐性融入到教材编写中。《硕博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的编写实践表明,研究生英语教材可以:(1)通过导向性选材,培养爱国精神和国际视野;(2)通过探究式教材设计,培养探究精神和协作精神;(3)通过强化学术写作规范,培养学术道德;(4)通过任务式产出训练,培养国际学术交流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4.
通过分析大学本科科技翻译教材的现状,发现当下科技翻译教材忽视职业能力培养。从加强职业能力素养的角度出发,基于项目化教学法和五元次能力理论,提出“将翻译练习融入到具备完整翻译流程的项目式环境中”的理念,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科技翻译教材项目化编写策略,同时详细探讨了科技翻译教材项目化的实施办法及其应有的框架结构。该编写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提升科技翻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对实际翻译项目的熟练度,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专业翻译岗位。  相似文献   
85.
徽州家谱作为记载徽州宗族主要历史的文献资料,有较系统的编纂理论与方法。在清代徽州家谱的编修过程中,编修者十分注重家谱编修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具体表现在重视家谱体例继承与发展、重视家族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重视家谱的教化和激励功能。《馆田李氏宗谱》的编修秉承了上述特点,袭用了前代的编修理论与方法,并有所发展。深入探究该家谱的编修特色与具体内容,对研究清代徽州乡村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阐述了编写《中国数学史教程》的指导思想和选编原则,指出它具有阐述中国数学史发展的总进程与介绍重要数学著作、阐述中国传统数学思想方法与对比近代的符号算法、突出师范的教养性与教育性、重视理论性与趣味性、重视数学史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等相结合的特点.说明了使用本教程所需要的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87.
兴文县建制始至明末 ,县名县治几经更改 ,未见地方志乘流传。清康熙以来 ,由于统治者重视和提倡地方志的修纂 ,兴文县几度修志 ,有诸多传本散留后世。对《兴文县志》的纂修溯本清源 ,由此管窥清代地方志的繁荣。  相似文献   
88.
关于中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应坚持学术性实用性兼顾、史家眼光、文化视角三原则;关于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做到教材使用与个性发挥、史与作品、讲授主动性与接受主动性、教学与科研四统一。  相似文献   
89.
论张荫麟的通史编撰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荫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现代史家,其平生志在通史,曾对通史编撰的重要性、史实的选择、统贯史实的"秩序"以及表述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其资众手、决一人的编撰组织形式,对史实"笔削"标准的界定,对传统历史观的批判和对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理论的探求,以及对历史艺术性表述的重视等,均有独到见解,对编撰通史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0.
中国古代有各种忌讳,避讳是其中最普遍和最重的一种.避讳起源于西周,但当时的规定还比较宽松,如不避偏名和嫌名,在诗文中不必避讳,特别是只对死者加以避讳等.从秦汉以后,避讳逐渐严格化,不仅生者也须讳名,二名要偏讳,要避嫌名,无论说话或写字都要避讳,盛行私讳,甚至为避讳而改姓等等.避讳的方法很多,至少有改字、空字、缺笔等七种.避讳虽然使史籍的记载造成了混乱,给史料的运用增加了困难,但是如果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却可以利用避讳来鉴别史书和史料的真伪.因此,研究避讳学对史学研究和古籍整理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