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23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性善乎 性恶乎——康德道德哲学之善恶概念及其人性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纯粹实践理性之批判,康德扭转了西方思想史上关于道德法则与善恶概念之关系的传统观点,即善恶概念既非理性之先验设定,也非基于经验之预想,它乃是寓于道德法则并为道德法则所决定的,所谓善恶概念决定实践意志之传统观点必将流于他律.由是一、善恶概念乃是涵于实践理性之道德法则的;善恶概念与福祸概念之间没有任何必然性之联系,福祸概念不是善恶概念产生的基础和依据.二、唯一无条件善或恶的只是自律与否之意志,人性无善恶,但理性又显示了人类向善之潜能.那种认为康德持人性本恶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的.三、该人性论和康德所持的社会历史观也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82.
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弃儿>中的主角尼科罗,以往通常被解读为恩将仇报的恶棍形象,本篇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家庭关系和家庭角色的层层解读,力图揭示悲剧产生的渊源:他是物欲社会和冷漠家庭的牺牲品和受害者.  相似文献   
83.
俞驰 《理论界》2006,(12):192-193
儒家学说十分强调积极用世,以天下为己任。所以,个人身家性命要以国家兴亡为转移。个人修养、家庭建设都要为国家强盛、天下太平服务,这就是中国式的公益之善。重精神之“善”、轻物利之“善”,是中国善恶观的又一特色。“舍生取义”、“辨礼仪”、拒“万钟”是这种观点的集中体现。公益之善与精神之善是统一的,所以,中国知识分子大都追求“兼济”与“独善”的人生境界。这种善恶观促使中国文学美学推崇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于人性问题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拓展。学者们对人性的内涵、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性的特征、人性的善恶、人性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创意的观点,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5.
人性善恶问题,是历代思想家无法回避的哲学命题.孟子主"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董仲舒、韩愈倡"性三品",宋理学家持"义理之性善"、"气质之性恶"的观点.清代学者焦循以"智,人也;不智,禽兽也"为立论基点,力辨人性之善.  相似文献   
86.
道教建立了"道"化生天地万物的宇宙论,强调天地自然万物与人同源、同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形皆含道性",从而建构了作为道教生态伦理基础的普遍的生命平等观。道教还提出了"好生恶杀"的生态伦理规范,并以宗教的积善成仙与善恶报应的观念作为落实这一规范的基本保证。更重要的是,道教将生态伦理诉诸人的道德情感,要求人像孝敬父母那样尊重天地自然,以普遍的慈悲和怜悯之心善待动物和植物。这样,就形成了以生命为中心的道教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87.
善恶评价是一种认识活动 ,其认识活动的实现必须依据两大要素 ,即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因此 ,分析与探讨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 ,对于我们深入地把握善恶评价的活动机制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以及历史上哲学家们对人性问题的探讨都表达了人性由后天习得的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和现实中存在的伦理缺失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任务,即建立关于人本身——人性的科学,创立一门科学的人性学,以指导人们自觉地按照合乎人性的方向塑造自己,使人人都尽可能地成为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89.
善与恶的关系是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一般来说,善总是战胜恶.但是,<人言可畏>却告诉我们,恶有时也能战胜善.  相似文献   
90.
"善"与"恶"是对立的,理论而言它不可能体现在一人之身。然而,在"董永遇仙"这一故事系统中,不同叙事者笔下傅员外的形象却呈现出前后完全不同的善与恶的道德对立。透过这一现象,能够发现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的强大渗透力与宰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