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0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35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233篇
人才学   7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668篇
理论方法论   198篇
综合类   1851篇
社会学   546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博物馆是凝聚历史记忆的场域,同时也是文化再现的场所。博物馆利用其独特的藏品、丰富的展示手法,以及特殊的建筑结构叙事空间,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文化、记忆向我们娓娓道来。作为承载人类历史记忆的媒介,博物馆通过展示"物",再现"物"之主的个体记忆;营造"场",借由其特殊的"场",塑造并建构社会乃至国家之集体记忆。文章主要以建川博物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纪录国家、民族之创伤记忆的战争纪念型博物馆,叙写建构创伤与形塑记忆的手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唐代小说中有不少涉及长安城内废宅的篇章,笔者选取了一系列此类"废宅叙事"进行细读,分析了其结构模式,进而探讨了这些叙事如何利用同一个建筑空间,或是在地理位置上彼此重合的不同空间,来构想生人与亡魂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本文也阐释了叙事者如何利用记忆来解释宅邸荒废的原因,并且在展开废宅历险情节的过程中不断过滤或重塑原始故事,进而将空间内层累的记忆转化为叠加的叙事。  相似文献   
86.
城市公交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复杂系统,其脆弱性十分明显,如何降低其脆弱性,确保公交公共安全成为公交运营需要持续面对的问题。文章基于灾害影响的概念模型,对贵阳"2·27"公交纵火事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从突发事件的前影响条件和事件的特定条件出发分析城市公交的脆弱性,聚焦应急管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致灾因子减缓、应急准备、灾后恢复探讨如何杜绝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或消除、削弱城市公交纵火突发事件的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87.
针对数值范围较大时误差评价中存在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不能合理反映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以区间划分为基础、以模糊数学理论为依据的误差评价新方法——区间误差评价法(IEEM).此方法先对序列数据进行区间划分,区间划分以现实中广泛应用的等级划分为依据;再根据区间临界点建立连接点,误差评价函数可以是连接点连接而成的分段函数,也可以是根据连接点的拟合函数.这种基于区间划分的误差评价方法可以避免常规方法对预测误差评价不合理的问题.IEEM用于降雨量预测的误差评价中,得到了更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的分析,总结影响高职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的因素,从而提出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效率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9.
明清时期,滇南地方社会儒家文化兴盛,与各民族传统文化发生融合,并对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产生影响。代表中央王权的临安府与彝族纳楼土司的政治角力亦相伴始终。清乾隆年间,彝族尼苏人中的一支由普姓"恢复"为孔姓,建构孔子祖先记忆。文章依据口述记忆、碑刻墓志铭及田野调查资料,简要勾勒出孔姓彝族人孔氏祖先记忆的社会历史脉络,分析其改姓的行动逻辑,指出这一现象与滇南地方社会发展进程紧密相关,是文化多样性交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0.
屈指算来,我离开武汉大学已逾四分之一世纪,关于母校的记忆已在渐次消退。适逢恩师刘绪贻先生百岁寿辰,赶紧打开尘封的记忆,回到那常常念叨的珞珈山。"50后"的我们,如果双亲和恩师都还健在,那真是人生的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