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91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51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近百年的谶纬研究,在文献辑佚、 谶纬自身研究和谶纬与相关历史思想文化之关系的研究诸方面,都展开了比较广泛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文献稀少散乱和相关知识背景比较陌生的原因,谶纬研究的很多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精准、 明晰.其中最为基本和急迫的,是相互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基本的原典文献(谶纬佚文)需要重新精确地辑校;谶纬本身的性征需要更加明晰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清词的研究,但总集的编纂是一项长期而且浩大的工程。且由于清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别集,为之辑补李式玉词129首,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3.
阅读过程主要是读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人本理论中马斯洛提出的约拿情节关注阻碍人类实现自我实现的负面因素。本文将约拿情节与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具体分析了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因约拿情节的存在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同时提出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进入学堂学习的女学生迅速成为了新文学杂志的重要作者,在女作家成长的过程中,新文学期刊及其主办者、编辑者的帮助和扶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女作者们借助现代出版的平台走向社会,走向读者,以集体的方式浮出历史地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  相似文献   
5.
在元代传记中出现了大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这些传记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其中色目人与中原文人的交谊与契合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色目人融入中原社会,遵从中原礼俗,学习中原文学艺术;中原文人与色目人友好交往与互动,赞颂色目人的品格与成就;色目人与中原文人合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展现了元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的现象,体现出多民族一体的状况,可见多族士人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努力,为涵括多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可概括为隐喻性小说,这是张爱玲继承融诗歌小说为一体的中国文学整体传统的独特创造,可视为中国文学传统发展延续至现代的产物,即张爱玲从说书体小说汲取说与听的审美思想及叙述精华,并从诗歌中汲取"诗言志"、"诗缘情"的抒情及注重喻说的诗性传统,将两者水乳交融地合成为隐喻性小说。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点,受众广泛、被广泛改编为影视和舞台剧以及经典化程度高等现象,均可从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张爱玲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就在于创造了隐喻性小说这一小说类型,藉此可生成隐喻性小说诗学。  相似文献   
7.
杨慎在哲学上主张"合性情",反对将"性""情"割裂来谈,同时又强调"以性统情",使情欲在性的指引下得到合理发展与满足。杨慎"约情合性""缘情绮靡""含蓄蕴藉"的诗学主张便是这种"性情"观的体现。他还以自己的创作部分地实践了这种诗学观念,从而形成一种"秾丽婉至"的诗风。  相似文献   
8.
陈宁 《江汉论坛》2012,(4):97-101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反思中,"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念曾遭到了学界的普遍质疑,重新寻找"原初"的女性特征成为文化及文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然而,这种重建并没有在本质上超出传统男权文化对女性之躯的想象——柔美、弱小、母性、无欲、贞节等元素依然被作为女性身体的"天性"保留下来。男权文化传统中的女体窠臼在此处别有意味地充当了反对"性别同一化"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刘俐俐 《南京社会科学》2012,(3):137-143,150
本文以我国文学经典问题域业已形成为基本判断,全面和历史性地梳理了其形成原因和过程,分析了问题域中诸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目前面临的研究困境等。籍此提出文学经典重读的问题,旨在从文学经典现象和重读主体实践活动角度,从该问题的界定、研究目的和重读对象的确定等基本方面做了交代。最后,提出文学经典重读问题需要置于现代与后现代相互交融的"思考和感觉方式"中。  相似文献   
10.
《全清散曲》(增补版)是迄今为止搜集和辑录清代散曲最多的版本,它不仅对保存一代散曲文献意义重大,而且嘉惠学林,亦功德无量.由于清代文献资料浩若烟海,遗漏之作无法避免.缘此,其成“全”之美,仍需时日,致使学人至今难睹清代散曲全貌.笔者现将平日翻检所得之“散金碎玉”,作整理辑出,以备将来修订采择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