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而一个好的课程构想能否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角色转换。本文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期待着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承担者;学生"研究"的合作者;多元知识的建构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和明星经理人的成功,抛开那些天赋成分不说,莫不来自于其善于学习的技艺。他们不仅善于从书本上、合作者甚至是竞争对手身上学习,例如唐骏的勤奋补拙,柳传志善于反思和博而不杂的阅读,王石看似随机实则目的性极强的全方位学习法,都是塑造今日的他们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宗璞的<红豆>自发表以来,一直颇受争议,主要是对其主题革命战胜爱情的分歧.用小说修辞学的方法,从叙述者、主人公、读者三个不同视角,可挖掘出导致文本主题与实际效果差异的深层原因:革命战胜爱情的确是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然而这一意图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受当时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氛围的影响.作者依靠了两个不同的身份--叙述者和主人公一分别传达自己的意图,而两个身份之间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了作者的情感分裂.因此作者在极力表现这一主题时,显得用力不当,由此导致文本主题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是学生科学探索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科学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把学生获取知识寓于对美的追求之中,使获得的知识沉浸于美感的体验之中,这样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苦思冥想的艰难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获得美感的愉悦过程.使学生的自信、自尊得到健全的成长,求知与求美得到了有序地结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稿约声明     
一、本刊接受的稿件必须是本人(和合作者)独立完成之原创性作品,没有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否则,文责自负。  相似文献   
6.
“文革”时期,江青歪评《水浒》时,曾经提出过“宋江架空晁盖”一说,此说虽谬,但在当时却颇流行一时。现在,我们从学术层面来进行分析,所谓“宋江架空晁盖”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既不符合书中的客观描写,也不符合作者的主观意图。在《水浒传》中,宋江与晁盖的关系非常重要,也十分微妙。特别是宋江上山并坐上第二把交椅后,每次晁盖要挂帅出征,宋江都以“哥哥是山寨之主,未可轻动”为由,劝阻晁盖下山。但宋江替晁盖出征,决非为了夺权而架空晁盖,相反,却是出于对晁盖的关心与爱护,因为挂帅出征、身先士卒,不是一件美差事,而是需要以性命相搏的。…  相似文献   
7.
载人太空飞行诞生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之中。冷战后,国际上的太空活动已逐渐从竞赛转向了合作,美国和俄罗斯从以往的竞争者转变为共同分担太空飞行成本和风险的合作者。2003年,杨立伟成为中国太空飞行的第一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具有载人太空飞行能力的国家。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是预示着新一轮竞赛的开始,还是为美中开展空间合作提供了机遇?2003年1月,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宣布要重返月球,并计划进行人类探测火星的项目。中国除了进行载人太空飞行之外,还计划用机器人探测月球,并希望最终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8.
他是国内商业网站的第—代编辑,他是新浪的“教父”;他给员工的印象是暴脾气,他给合作者的印象是接地气;他打造了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他推动了博客、微博时代的崛起。他是陈彤,他的离开是改变,不是告别。  相似文献   
9.
苏俄在20世纪初在中国寻找盟友的历程异常曲折,从吴佩孚、陈炯明到孙中山都进行过接触。越飞使华对苏俄寻找盟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伴随苏俄在蒙古、中东路的利益得到维护,也找到了孙中山作为其统战对象。  相似文献   
10.
《豆棚闲话》以"豆棚"这个空间为主线,通过描写豆棚里豆藤的生长来展现时间的变化,以乡间各样人式为主角,在"豆棚"空间下以闲话的形式讲述了十二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在这些相对独立的故事中,叙述者不再单一且叙述视角不断转换,故事中套故事,展现了三维立体空间,形成了一个宏观的故事隐形框架。文章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出发,分析了《豆棚闲话》叙事结构所展现的独特的叙事技巧,并及以作者解构的历史人物形象和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来分析故事中的隐含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