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综合类   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寅(1099-1157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胡寅原系胡安国之兄的儿子,后为胡安国收养.经其父胡安国精心调教,潜心于学.后以北宋宣和进士甲科及第,并步入政坛.从政后临靖康之难,为政主抗金复仇,誓不言和.因投降派秦桧当国擅权,乞致仕,归湖南衡山治学.后复出,绍兴二十七年卒,谥文忠.胡寅的学术著包括<崇正辩>、<读史管见>等,另辑有<斐然集>,均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文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创新,双方需要在更高层次上以一种更新的理念构建更顺畅的合作关系和更高效的运行机制,以此取得良好的互动发展效果。中国的金融业应当与物流业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共通信息,互相促进,将有限的资金合理、科学、高效地利用好,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真正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经典诠释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还原经典的历史本义,还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作意义创生,是经典诠释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5.
近百年"中国哲学"的建构过程,往往是以西方哲学解构中国义理之学的过程.但是,由于义理之学所依托的历史条件不同,故而在知识依据、思想旨趣、知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均有自己的传统内涵,而不同于西方哲学.强调中国义理之学的传统特征,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简单地将义理之学比附西方哲学;另一方面也是强调义理之学在建构人类"普遍哲学"方面所体现的独特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主持人语:宋明儒学是儒学的成熟形态,本辑的儒学史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宋明时期的几位大儒。这几篇文章的学术关注点不同,学术旨趣各异,各有其不同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留给后人一个既有地域性又有普遍性、既是回归传统又有超前意识的思想文化体系。船山思想为不断演变发展的湖湘文化提供了充实的、多样的文化资源,而迅速崛起、不断演变的湖湘文化则通过对船山思想的多元性诠释而实现自身文化体系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8.
朱熹十分重视治学过程中的自得,并对此有历经多年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朱子关于自得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自己之得、得之自身、自然而得之于己等多重意蕴。朱子主张的自得论是其一生研习圣贤之道的原则与方法,在其思想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以《四书》为代表的早期儒学奠定了儒家人文信仰的基础,而理学家朱熹通过重新诠释《四书》完成了儒家的人文信仰。一方面,朱熹以更加理性主义思想方法与概念体系建构以"天理"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以解决人文准则与终极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朱熹的理论又是一种宇宙目的的象征性表达,包含着生命体验的终极关切,故明显具有信仰的特征与宗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化思想上,儒、法两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居于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儒法两家的社会政治主张有一种既相反又相通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的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过程。(一) 儒、法两家所以能构成互补结构,是由于他们两家的社会政治主张是一种既相反又相通的关系。这里,首先论述两家的思想分歧: (1)在社会观上,两家对社会关系本质的看法完全不同。儒家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看成是一种相亲互爱的伦理关系。他们以“五伦”来概括整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即如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他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