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37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隐喻翻译的讨论普遍聚焦喻体等值转换或意象投射等问题,模糊了隐喻认知与修辞隐喻的差异。在综述隐喻的话语功能基础上,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发言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使用的隐喻及其对应译文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具有阐释与劝说功能。为了发挥政治话语中隐喻的对外阐释与说服功能,翻译应技巧性地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根据隐喻的功能采用直译、直译加注、转换喻体、换以明喻以及释译喻义等方法进行隐喻翻译,以便更好地提高对外话语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3.
《黑暗昭昭》作为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长达10年休眠期之后发表的重要作品,揭示了二战之后英国小镇的人们,在罪恶与恐怖的余波之中荒诞异化的图景。小说中的两大主人公麦蒂与苏菲通过不同的选择,走向了全然不同的归宿。借鉴海德格尔与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对小说中主人公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小说的主题意涵。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料库在线检索程序Sketch Engine词汇特性素描功能,构建英汉以“梦”为目标域的动词性隐喻概念模型,并结合“临川四梦”张光前英译本中“梦”的隐喻,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发现:1)Sketch Engine词汇素描功能可有效识别不同词汇搭配关系,进而归纳得出动词性隐喻模型;2)目标域“梦”英汉隐喻模型内隐源域主要包括运动体、有价物、易碎物、事件、人/动物五类,其中运动体源域所占比率最高;3)针对文化特征明显的动词性隐喻表达,译者趋于规避隐喻机制内隐的名词性源域,试图为英语母语者塑造更好的审美效果。基于认知隐喻理论,定性定量研究中国典籍的英译有助于向西方展示中国独特的认知识解方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在将其运用于大型英语班时,该方法可使教师应付自如地操控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可积极活跃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以及民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破坏的三种形式,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作为典型的“那(稻作)”文明类型,壮族民间信仰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即“壮族模式”.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角度,以壮族先民的“天地形成”“造牛”及“文字观”等民间信仰观念为例,认为壮族民间信仰的内在认知模式属概念隐喻:先民基于非命题感觉运动意象图式建构抽象概念,并通过对抽象概念选择性投射合成创造出丰富的新概念.正是先民对概念隐喻的创新性整合,产生了独具壮族特色的民间信仰.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审视壮族民间信仰,有助于揭示其背后人类认知普遍性及独特生态环境下产生的特异性,从另一个角度促进对壮族民间信仰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东盟为中国与文莱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商业文化交际平台,为促进两国的双边贸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文莱的国教伊斯兰教,由于其独特的风俗礼仪和社交文化,给中文两国的商业文化交际带来一定的文化冲突。针对这种文化冲突,可从伊斯兰教的文化特点,文莱的风俗习惯和社交礼仪入手,探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化距离是各国不同文化特征的差异程度,它对跨境文化产业或公司人员的适应、跨境文化产业或贸易交易、跨境文化企业或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以及深层文化理论、价值观产生影响。地理空间的比邻、共同文化认同理念、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国与东盟跨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和合作的基础。我国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与东盟跨境民族文化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