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自述报告进行三级编码和主题凝练,研究发现国家级教学名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杰出代表,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养成了许多优秀品质。例如:教学方面注重实践、考虑周全,师德方面以德施教、追求卓越,科研方面以教带研、实现创新。国家级教学名师优秀品质的养成通常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仅需要精神与物质力量的共同推动,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环境要素的相互促进,以及社会取向养成方式和个人取向养成方式的互相配合。深入探究国家级教学名师的优秀品质及其养成之道,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3.
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重庆市黔江石会中学经过八年的行动实践,形成了"农"、"科"、"教"有机融合的"三教结合"农村特色教育模式,整体性推进"三位一体"综合课程与教学改革,有机融合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双证并进"的课程模式与"六连结构"的教学模式,"以教脱贫"、"以教促富"、"以富促教",打破农村"贫"与"愚"恶性循环,最终探索出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双赢互惠"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自提出以后很快成为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融合教育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在融合主体的接纳态度与行动支持、教师专业能力与合作意识、融合课程与教学、融合资源投入与共享等方面仍然面临困境。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融合教育困境进行理论反思,提出构建融合共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调整课程与教学、完善资源配置等建议,以期为推进融合教育、提升融合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职发展现状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设计了由5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根据该指数对我国大陆31个省份2014年的中职发展水平进行了统计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近十年省域之间在中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仍然存在,并呈现出明显的“东高中西低”的态势;省域之间在中职经费供给上呈现“中部塌陷”的困局,中央财政应适度向中部倾斜;中职基本办学条件整体羸弱,且省域之间差距较大,中西部省份亟待实现“底线达标”;中职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与中职发展规模密切影响中职发展水平,但对各省的作用方式不一;要促进省域中职均衡发展,需要在精准认识的基础上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6.
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以彝族乡土知识为例,将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助于传承西南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师生乡土情感和民族情感,推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特色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乡村课程建设面临着整体条件较为落后、乡村教师课程素养亟待提升、乡土知识合理性遭受质疑等现实挑战.因此,要加大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宣传力度,增加相应的经费投入,明确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具体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融入方式,立足乡土特色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建设乡村课程资源库,从而确保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7.
在优质均衡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存在建设理念重"均衡"轻"发展"、建设标准重"统一"轻"特色"、资源配置重"投入"轻"效益"、实施过程重"外延"轻"内涵"等问题。因此,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统筹城乡教育,把握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之间的内在逻辑,探索我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8.
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实施机构改革和教育制度规范改革,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内生性与交互性,长期性与渐进性,宏观性与纵深性等基本特征。为此,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需要选择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专项改革与综合改革相结合,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配套的改革路径。同时,建立一套由科学评估、实时跟踪调查、深入分析问题、定位风险因素、实时汇报、调整反馈等步骤组成的督导评估机制是确保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从义务教育师资、经费、设备等办学条件进行考察,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呈现明显的断裂与失衡,而城乡义务教育的分割、分离与分治及其带来的"重城轻乡"的政策取向则是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长期非均衡发展的制度与政策根源。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公平与优质发展,必须打破义务教育城乡分割、分离、分治的制度瓶颈,建立以"共生"理念为基点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看,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中观层面的学校改进与办学创新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微观层面的课程教学与育人活动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外部层面的社会支持与监督力量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未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从治理体系、资源配置、校点布局、师资配备、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政策规划,各地则要在坚持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路径,而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决策者以及实践者的及时总结与经验推广也将伴随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