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6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3057篇
劳动科学   192篇
民族学   229篇
人才学   359篇
人口学   303篇
丛书文集   6292篇
理论方法论   1073篇
综合类   10947篇
社会学   1114篇
统计学   35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694篇
  2014年   1504篇
  2013年   1266篇
  2012年   1413篇
  2011年   1669篇
  2010年   1603篇
  2009年   1745篇
  2008年   2206篇
  2007年   1655篇
  2006年   1349篇
  2005年   1261篇
  2004年   1004篇
  2003年   962篇
  2002年   825篇
  2001年   768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冲突本身切入分析环境冲突,并从资源、利益与信息三个方面对环境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分析陕西凤翔血铅事件和广东茂名芳烃(PX)项目事件两大案例,研究环境冲突发生的两条基本路径:一是污染冲突中资源稀缺到利益冲突的直接路径,也就是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利益冲突;二是邻避冲突中资源稀缺通过信息闭塞导致可感知利益冲突的间接路径,也就是环境污染尚未形成,但是存在可感知的利益冲突.以此来解释资源、利益与信息在诱发环境冲突中的互动机制.研究认为,环境冲突研究的预防也应当以此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和完善参与机制、协商机制和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2.
转型后斯洛文尼亚劳动关系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体现出政党、工会和雇主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分析有助于厘清其中社会对话机制面临的挑战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在转型初期,社会对话机制在斯洛文尼亚劳动关系发展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然而,自金融危机开始,斯洛文尼亚劳动关系体系出现自由主义倾向,社会对话所发挥的作用难以使其社会经济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信息社会的本质是能够产生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信息流是解构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关键,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产生的直接动力.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主流构造分别以信息自决、隐私和人格权益为基础,其中,国家利益成为个人信息法律关系构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三种构造模式分别体现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由于利益平衡体现出的幸存者偏差效应,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构造以主体场域信息自治为中心,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企业丑闻的频发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有的研究表明,员工企业伦理态度关乎员工承诺度和企业竞争力。本文依据个人层次研究理论,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国内6家企业的员工为调研对象,沿用国外企业伦理个体层次研究中广泛使用的量表"Attitude Towards Business Ethics Questionnaire"(ATBEQ)即企业伦理态度量表,考察当代中国企业员工对企业伦理态度的看法;另外,也分析了不同的工作年限,性别,学历,户口等因素下的企业员工伦理态度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的企业伦理观存在困惑;大部分中国员工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意识;教育对企业员工伦理态度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化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大学最本质意义上的教育。从教育是学生主体自身的教育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正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主体性的教育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正是主体自身这种发展自我的内在要求,构成了其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走全面开发受教育主体素质之路,才能事半功倍、业绩卓然。但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和手段来实现的,而是主要通过受教育主体自身的艰苦努力来实现的。所以受教育者主体的确立,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7.
8.
臧秀清 《河北学刊》2015,(1):192-196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第三个经济发展引擎,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已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其次着重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利益整合,最后提出了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利益分配机制的对策建议,并强调急需打破既得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在推动人类社会智能化变革的同时,其不确定性(自动性)所衍生的侵害人类法益的刑事风险是亟待认真对待的"真问题",绝非凭空臆造、危言耸听的"伪问题".对人工智能体被滥用于实施犯罪的刑事风险,应根据现有刑事归责原理,按照具体行为方式以及主观罪过形式,分别追究人工智能体背后的算法设计者、产品制造者与使用者(管理者)故意或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对人工智能体脱离人类控制侵害法益的刑事风险,赋予人工智能体以刑事责任主体地位的肯定论归责方案,存在持论依据及论证路径方面的诸多误区.以刑罚规制人工智能体刑事风险缺乏适宜性,应当借鉴"科技社会防卫论",通过建构保安处分机制,由司法机关在参考专业技术意见的基础上,对严重侵害人类利益的人工智能体适用以技术性危险消除措施为内容的对物保安处分,回避以刑罚规制人工智能体刑事风险必须具备可非难性的局限,进而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预留必要的法律空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