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0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703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刑程序改革渐至瓶颈,量刑辩护成为深化制度改革的突破点。以量刑辩护为视角,量刑程序中的辩审关系与控辩关系成为改革的重要维度。量刑辩护存在相应的制度性缺失,主要包含量刑辩护的本体缺陷、辩审关系的实践偏移以及控辩关系的制度偏差。为有效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贯彻量刑程序改革之初衷,量刑辩护需要从3个方面加以完善:一为本体进路,实现律师的人员配备与专业化;二为辩审进路,从裁方量刑说理、辩方调查取证与量刑意见着手;三为控辩进路,完善审前的信息开示、量刑支持与审判的对抗机制。  相似文献   
2.
庞宠 《生存》2020,(10):0024-0025
“学习性评估”作为在“形成性评估”理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评估理论与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现已成为国际课程领域的一种新兴评估态势。它不仅可以看作是一种策略或方法,更是一种评估理念,旨在改进教师的教和促进学生的学。在其理念支撑下的三大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估工具,对教学中的主体,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提供了支架,与文本互动,发生联结。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有其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感,这是它同马克思主义能够相契合的一个重要缘由。因为马克思所特有的运思方式,就在于在西方哲学史上恢复了对时间性的信赖,开辟了"历史地思"的独特路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运思方式上的一致,才是两者实现其可能之会通的根本前提。因为它从哲学意义上保证了会通双方在元问题(meta)层面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4.
5.
6.
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被定义为纠错程序,而无论在奉行当事人主义的英美法系还是实行职权主义的大陆法系,再审的主要功能都是为被判决人保留一条救济途径。我国刑事诉讼法允许法院主动提起再审,与控审分离原则相冲突,也有悖于既判力理论,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应当仅限于有利于被告人的情形。法院与检察机关对当事人申诉的审查是通过封闭的行政性方式进行的,当事人难以当面发表意见,而对申诉的听证化改造也并非解决申诉难问题的关键。检察机关应当在再审程序的启动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更多地受理、审查当事人的申诉,为审判中立提供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7.
刘衡的先审原告思想,在《蜀僚问答》中有五个部分进行专门的表述,即保富之道莫要于批驳呈词先审原告;收呈时先讯原告之法;先审原告取供之法;先审原告取结之法;审原告例有专条。刘衡的先审原告思想,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大清律例》为依据的。对于刘衡个人的先审原告思想进行研究,对于研究清代的州县社会状况,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审美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倾向或美学思潮,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体,这就决定了它的精神价值的悖论性。审美主义精神价值的核心是存在之思和精神救赎,围绕这两点构建了审美主义审美主体性的张扬以及重视感性审美与个体审美的自由和价值的所有要点。然而,技术理性、政治理性、消费主义以及审美与功利、泛审美化、精英审美与人民性缺失作为审美主义的时代因素,却与审美主义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理论范畴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在确定的外延基础之上,但散文是多种亚文体的综合交错,恰恰缺乏确定的外延,这就造成了现代散文理论十分贫困.建构散文理论的当务之急,一是在错综复杂的外延中确立基本范畴,在矛盾转化中衍生新范畴、亚范畴,构成自洽的、有序的散文范畴系统,二是在方法上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辅之以三分法,三是摒弃以静态的眼光对散文史作孤立直观的表层描述,而以动态的历时视野将逻辑范畴与历史发展结合起来.就散文发展演变而言,抒情审美的极端造成滥情、矫情,乃有审丑和亚审丑之幽默散文,而亚审丑幽默所遵循的并不是理性逻辑,故其思想深度受到限制,此等矛盾遂导致既非抒情审美亦非亚审丑幽默的审智的产生.因此,将文学性散文归纳为“审美”、“审丑”、“审智”三大范畴,既是逻辑的有序划分,又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填补世界散文理论空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子思之儒"的文本创作与思想主张中有着三条明确的学术理路:在学术思想的继承方面,将孔子思想条理化、体系化、形而上化是其重要的学术理路;通过在思想观念形成的时代因素方面,引入其他学派的理论框架、思想观念,以丰富儒家思想;在政治观的表达方面,通过继承先秦贵族政治及其文化传统,将先秦贵族集团限制、消解王权的政治因素转化为儒家以德抗位,要求君王施仁政、尚贤能,并通过教化君子以控御权力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