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琰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27-31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影响要素,并针对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的困境,从文化创新、文化产业、文化人才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纷纷研究文化软实力理论,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分析梳理了国内学界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与发展现状、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研究,并就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不足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楠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41-143
从软实力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大学文化软实力概念,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意义,并针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0(4):478-481
就目前学界对"文化自觉"的内涵所持有的三种典型观点———"认知"论、"基因"论、"反思"论进行了剖析,阐述了由此而衍生出的两方面问题———挫伤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制约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以本土文化为行为对象的系统,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实践,对其真谛应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雪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65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概念属于国际政治层面的范畴,实际上,软实力具有内向性,它首先强调的是国内层面的建设.作为软实力核心要素的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文化软实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凸现.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总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农村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前社会道德重建和软实力培育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62-467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而道德滑坡又影响了中国软实力的培育。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迷失,即缺乏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全盘西化在中国社会行不通,中国崛起以后应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部分。文章指出,完善传统文化重构、推动软硬实力均衡发展、完善与道德活动相关法规以及全民参与道德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道德滑坡现象,从而推动社会道德重建和软实力培育。 相似文献
7.
语言软实力发展新模式与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着眼点和根本途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语言的文化传播力、价值影响力、思想渗透力、经济推动力、外交融合力等软实力特性与价值的评析,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体系,提升汉语言的思想力,扩大政治价值观等语言文化软实力发展模式与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8.
提升文化软实力指向下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58-363
中共中央要求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策源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滨海新区未来文化产业应当走比较优势、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应将体制机制创新、结构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等作为着力点,在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吸引多元资金、产业集群发展、吸引高端人才、保护知识产权、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突破发展瓶颈;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资源整合、国际接轨”的发展格局;构建“文化+创意+高科技+商业策划”的发展模式;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构建“京津文化产业带”,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在“十二五”时期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论外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必要性——基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招仁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1):56-60
文化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活动和价值取向,常常被当做一种力量形态在现代国际较量中使用。文化是软实力已得到广泛认同。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文化软实力已被许多国家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外语专业应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内涵形象并举 近期长远兼顾——深圳文化软实力提升方法献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金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1)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城市历史短,尤须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明确定位、改良体制、优化生态、美化建筑、办好教育、扶持高雅、索学尚思、丰富平台、强化媒体、强民素质,此十者,或应优先思考并持续追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