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建立区域自主创新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归一化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利用改进二次加权法计算2001—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自主创新实力加权平均值,进行动态评价与分类比较分析。研究表明:2001—2010年期间中国区域自主创新实力从评价值排序看,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较强,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较弱。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的资金、政策、人才和创新载体的优势,中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企业创新理念的制约以及西部经济、教育和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研究认为:自主创新实力较弱的区域可以通过增加R&D投入、引进创新型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创新扶持政策、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手段,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建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2006年——2010年各年中国大陆省级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分别进行评价排序,按照最大序差变化范围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类分析,再利用二次加权法对各年综合评价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中国大陆省级区域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排序,最后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分析,把握各省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5.
文章针对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在Borda法的基础上,对不同相容动态评价方法的排序结果进行组合,提出基于Borda法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构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Borda法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对2009-2013年期间东部地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组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稳定,北京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最强,排名稳居第一;江苏和广东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强,排名前三;海南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弱,排名一直处于东部地区末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出动态组合评价方法。以相容动态评价方法集为基础对不同动态评价方法的漂移性进行测度研究,提出了基于漂移度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最后用一个实例说明本研究实际应用上的有效性。基于漂移度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对解决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供了思路,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有益补充,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8.
依托创新方法平台,聚集创新要素资源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TRIZ理论作为创新方法,其推广模式和实施策略已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在借鉴吸收其他行业和领域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福建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实际情况,从公共服务理念的角度出发,沿着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这一主线,设计福建省创新方法平台理论框架模型,阐述平台建设动机及其功能定位,探讨平台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及制度体系,提出福建省建设创新方法平台的对策建议,旨在为福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