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庄秩序、文化重建与现代化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同学 《东岳论丛》2006,27(2):62-65
稳定而有活力的村庄秩序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而资源与市场的限制使得中国无法走先发现代化国家同类型的道路,故而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以文化重建为主要内容的村庄建设。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内在缺陷是缺少群众参与性文化组织及其动员机制,培育这种组织与动员机制是中国通过另一类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也是乡村文化重建的核心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2.
关于“革命”话语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影响,有“持续论”与“断裂论”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但若将社会结构细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予以考察,或可超越这种非此即彼的判断。从村庄道德与权力体系来看,“革命”话语主要改变的是村庄的纵向社会结构,政治标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分层标准,而村庄的横向社会结构(以“己”为中心、以“伦常”为标准往外“推”的圈层结构)则呈现为延续性。  相似文献   
3.
农田水利家庭化的隐忧--来自江汉平原某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调查报告认为,大小水利无法对接,使得乡村水利系统陷入了有水难灌的困境,合作的缺乏以及鼓励农民分散化的制度加剧了农田水利的家庭化,故而国家退出无益于增强农民抵抗旱灾的能力.相反,农田灌溉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国家主导下的集体团结.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有望重塑村民自治组织,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4.
关于传统中国汉文化区乡村社会,老一辈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曾给出一系列经典概括,如村民重视祖荫、"差序"的社会结合模式,以及以伦理为本位的村庄道德秩序。文章试图进一步揭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差序"的社会结合理想模式下更多丰富而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本文所呈现的是除文化机制和权力机制之外,"差序"社会结合的内部动态关系,如纵向的分家与继替、横向的"类"与"推",在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主要是依靠以"伦常"为核心的道德机制造就的"势"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del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nacular practices and offi-cial discourse in rural China .In regards to geo-mancy (fengshui), rituals, gifting, and corruption discourse , f...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重建中国社会科学以来,一方面,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经验研究相对不足。如何避免闭门造车同时又克服本本主义,就需要一方面积极吸收西方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借鉴其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注重结合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思想传统,研究中国经验、中国问题,并将其理论化;既借鉴、反思、发展西方理论,又赋予理论以本土品格,是当前中国农村研究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经验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为…  相似文献   
7.
8.
在中国乡村,与国家构造过程有关的官方表述和地方实践间存在着张力,这种张力在尴尬、讽刺和犬儒主义的姿态中被显现或隐藏。而这种姿态指向一个亲密的自我知识空间,可称之为“共识社群”。它源自赫茨菲尔德的“文化亲密”这一概念。文章用风水、丧礼与腐败现象等实例说明,此类“共识社群”是如何被建构的,并参照此方法讨论中国“国家内卷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处于市场化转型的城乡结合地带,由私人经营的诊所常给人以营利为上、不正规的“江湖”印象。诊所医疗伦理实践是社会问题,而不是个体道德问题。诊所经营者与其他医生、医生与护士、医护与患者之间,存在一套以“道”与“术”为轴、以“义”与“利”为纲的行动网络。其“道”“义”与儒家理想人伦不同,混杂了“术”“利”。将其混杂性置入文化情境和社会网络,对医德的思考才能超越简单的道德批判。  相似文献   
10.
乡村对中国而言,是一种印刻在情怀脉络之中的人文底蕴。但是,它又绝不只是一种情怀,不只是人们偶尔厌倦了都市的繁华后寄托乡愁的地方。毕竟,在可预见的相当长历史时期内,仍有数亿人依赖或部分地依赖它,实实在在地过生活。世上固然不乏专注工商而任由乡村空疏之国,然而,中国有14亿人口,这是它作任何战略性选择都绕不开的前提。14亿人命系于工商,且不说粮食、生态安全,至少是超出了今人所能想象的世界市场容量(更不用说中国可能在此容量中的分量)。如此说,非指中国乡村不要工商,而恰恰是有了厚实的工商基础后,让乡村成为可供数亿人安居乐业、有尊严地可进可退之所,极端重要。乡村振兴,正是我国审时度势所作出的顺应新时代所需的战略选择。乡村要振兴,在物质上,产业要兴旺,生态要宜居,生活要富裕,自是不在话下的事情,而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等"软件",亦必不可缺。既然乡村振兴本是多维、多层之立体事业,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思索进益之策,无疑就是其题中之义。不过,现代知识生产,终归是(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讲究术业有专攻的。因此,唯以问题为导向,依仗多学科专业分析,汇融多维视野为一整体,凝聚智力,方能更有效地推进见识,真正助力社会之实践。为此,本刊邀请十余位对乡村问题素有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就乡村振兴所涉思维方式、产业发展、经济组织、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社会治理、干部角色、乡土文化、边疆和民族地区特点以及法治保障等问题,开展一场主题笔谈。其理论视野各异,问题意识则无疑相通。有心、有志于乡村振兴之业者细阅之,当各有所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