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2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93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泳运动员在各个年龄组的训练为运动员成年后有优异的成绩打下基础。在训练中,有氧训练,无氧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在年龄组训练的各个时期的合理运用直接影响到该运动员今后的成才。在年龄组的训练中有氧训练是基础,在训练中必须要突出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2.
经验思维是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思维样式,对于它的研究尚很不够。本文打算作一点尝试,对其覆盖面作一初步估计,对其基本特征作一大略描述,对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形态作一扼要分析。本文主要是对秦汉以前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民族手工业是西藏历史上传统的三大经济之一,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民族风格,产品享誉国内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藏还形成了许多民族手工业生产基地。而这些基地几乎都在“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山南、日喀则、拉萨等区域内,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统计,在西藏工业总产值中,轻纺工业及民族手工业总产值占41.2%,民族手工业在西藏经济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西藏现代工业还处在薄弱的阶段中,手工业生产已成为弥补现代工业不足的重要手段。它在西藏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生产中具有不可…  相似文献   
4.
5.
同解放前比,新疆维吾尔族义务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变化巨大。从小学、高中到高等教育,规模扩增显著,师资数量倍增,升学率大幅度提高,已步入了法制化、规模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资增加,教师待遇提高,贫困学生得到补助,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从维吾尔族义务教育的现状看,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个当务之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教育保障系统(China Acadir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an System),简称CALLS。CALL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7.
广为流传的政治小说和对它的理论研究之间存在着一种颇不协调的现象.近年来有关体裁方面的论著,大多对结构-类型体系、体裁-功能体系、体裁功能转换及分类这一类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政治小说则语焉不详.叶尔绍夫对苏联小说的分类最为全面,他把政治小说看作政论小说的一种.在人物描写、文体常项、文献利用诸手法上,两者确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尽管"政论小说"的概念远比"政治小说"的概念宽,  相似文献   
8.
对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的核心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数学史上的数学哲学进行了诠释,并从哲学的高度对数学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并以微积分为例,讨论了《自然辨证法》对数学文化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怀河河畔》(The Banks of Wye)由著名的“鞋匠诗人”“农民诗人”罗伯特·布卢姆菲尔德撰写,记录了诗人1807年于怀河河畔为期十日的旅程。通过描绘诗化的美景展现出怀河附近的风土人情,以及依怀河而居的农民在圈地运动前后的日常生活变化,表达诗人对资产阶级侵占农民土地这一暴行的批判和对农民阶层的同情。从作品内容出发,结合威廉·华兹华斯的著作《丁登寺》,在生态批评角度下,寻找圈地运动对怀河河畔居民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吾淳 《学术界》2012,(8):34-46,286
中国古代“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知识密切相关,或者说,它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体地,“类”观念与知识的关系沿两条线索发展和展开,并形成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是分类,其二是比类.这样两条线索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分类线索在春秋时期已经渐趋成熟,至战国时期已经形成逻辑学的成果;比类线索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充分发展起来的,到了战国末年和秦汉之际遂形成泛滥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